珊瑚礁,被看作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动植物的栖息地。但是,它们是极易受伤害的。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的肆行使得它们成为地球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

珊瑚礁那荧光的色彩,奇妙的形状以及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栖息动物,使它们成了享誉全球的水下奇景,精致的紫海扇,血红的海绵体,长刺的河豚,有毒的蝎鱼,大蛤蚌、黄唇蛇,还有巨大的魟。无不令来自陆地王国的参观者们惊叹不已,而它们仅仅是那些奇妙的居住者中的一部分。那些鱼在复杂的珊瑚结构中快速地游来游去,身体带着彩虹般的光晕。正是因为如此的美丽,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然而,珊瑚礁也是地球上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世界保护协会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组织(UNEP)在80年代中期进行的一次考察表明,人类已经损害或毁灭了93个国家的数量可观的近海珊瑚礁。

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沿海人口稠密造成的污染,使大量泥沙、污物堆积在礁石中,对珊瑚的过度开采,任意捕食,甚至旅游者也在掏尽它们、毁灭它们。以这样的毁坏速度,在下一个50年内,世界上大量的珊瑚将消失殆尽。

· 未开采的财富 ·

人们对这类热带生态系统被破坏之关切,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神奇的外观,珊瑚礁还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多的生态系统之一。虽然珊瑚礁仅仅覆盖了大洋底面的0.17%——相当于一个得克萨斯——却可能栖息着所有海洋生物的1/4,因而被赠以“大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美名。

就全球范围讲,珊瑚礁包含的生物数量,被认为仅次于热带雨林。而且同热带雨林一样,珊瑚对科学,尤其是医学,拥有极大的未被利用的潜能。开尼克酸是日本和台湾在珊瑚有机体中采集的,可用作检查亨廷顿舞蹈病的化学诊断物,这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他的珊瑚有机体中也能产生对癌症和艾滋病研究有作用的化学物质。

珊瑚本身能形成一道天然阳光屏障,化学家正在开发它们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价值,还有它们多孔的石灰石骨架也可用于人类的接骨手术。

在109个国家的海岸线上有超过100,000公里的珊瑚礁,这些国家采取了一些还不知结果的保护措施来防止海水的侵蚀。对许多当地人来说,珊瑚是盐水中的食品及原材料的超级市场。太平洋的岛民从珊瑚鱼中获取够得上90%的动物蛋白。东南亚、加勒比海,以及东亚和东非的部分地区,人们也从珊瑚鱼中获取相当可观的所需蛋白。全世界近1/10的鱼栖息在珊瑚礁中,供人类消耗,每年有4~8百万吨。

· 珊瑚的生态 ·

在众多的热带礁石的居住者中,珊瑚是个主要角色。珊瑚生长处的温暖、清澈的水是营养不足的,尤其是不利于海洋生物的兴旺生长。珊瑚通过进化方式克服了这一不足、珊瑚动物(水母的一类次要的亲戚)和微生物海藻能利用清水中阳光充足的有利条件。海藻生活在珊瑚的半透明的组织中,并为它们提供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食物。珊瑚再反过来把循环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物质提供给海藻,从而充分利用稀少的营养物质。

珊瑚和海藻之间的共栖关系对环境的变化如水变混浊或温度骤变等非常敏感。反常的情况一旦发生,珊瑚就会将海藻驱逐出去,这种现象叫变白。海藻离开后,珊瑚骨架的白色石灰石就显现出来了,如果这种情形不缓和,珊瑚就会死掉。

珊瑚的死亡会导致珊瑚礁的死亡,珊瑚给礁石上的生物提供食物,更重要的是稳固石灰石结构并增加结构的复杂性以适于广泛多样的生物种类生存,没有了珊瑚,岩礁就会被侵蚀,种类繁多的有机体也会死亡。

别的生物也同样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的鱼能清除影响珊瑚生长的过于茂盛的海草;有的鱼能清除来自大鱼的细菌,还有一些鱼能帮忙控制珊瑚中的食肉动物。珊瑚和其它栖息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连锁关系,就像一种持久的自身免疫系统。因此,一个环节被破坏,整个系统就不再健康,不再种类繁多了。例如,1平方公里健康的珊瑚礁可以满足几百人对蛋白的持续需要,但若被损害,将仅能满足这个数目的一小部分。

· 对珊瑚礁的破坏 ·

根据澳大利亚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威尔金逊(Clive Wilkinson)的研究,人类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世界上5%~10%的活珊瑚礁。他认为,以现在的破坏率,未来的20~40年之内,还会损失掉60%的珊瑚礁。这个估算还未考虑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消失的潜在影响。

威尔金逊的粗略估算指出了研究珊瑚礁的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想证明的发展总趋向。他描述的图景不容人们乐观:只有边远地区的珊瑚礁还算是健康的。大面积损害严重的珊瑚礁包括:亚洲的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和印度;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美洲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地、古巴、牙买加、干里达和托贝哥、佛罗里达。破坏原因虽多种多样,但沿海的人口稠密和高速发展应是主要原因。

人类对珊瑚礁的破坏行为中,头一种就是泥沙在珊瑚礁上的堆积,由伐木业、农场作业、采矿业、捞泥业和其他沿海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泥土流失,沉积在珊瑚礁上的泥沙,阻碍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也就减少丁供给珊瑚水源的能量,泥沙还妨碍了珊瑚上的幼小生物去发展新的栖息地。

造成泥沙的普遍原因是森林砍伐,对红树的砍伐是森林损失中最严重的。本来沿岸生长的红树能固定土壤,这样便不再起保护土壤作用,于是大量泥沙流入海中,沉积在礁石上,在菲律宾白奎特湾的分水线以内,伐木业对湾的侵害作用增大了200倍。在1985年,那里伐木业的第一年,湾中的珊瑚礁就死亡了5%。

· 人口密集的影响 ·

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沿海而居,这一比例仍在增加。而东南亚的沿海居民已超过70%。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开垦面积扩大,经济发展速度也加快。

只有人类尚未触及的珊瑚礁还保持良好的生态。澳大利亚的被保护大珊瑚礁区,从岸边至最远处超过了260公里。中美洲的贝利滋,由于人烟稀少,也有受到良好保护的珊瑚礁。其他的健康珊瑚礁也都在渺无人烟处,尤其是环状珊瑚岛——因为那里的土壤有限。

然而,随着商贸的日益繁荣,该地区的珊瑚礁终不能幸免于难。海上油轮溢出的油能直接杀死浅水中的珊瑚,并阻止它们的再生与新陈代谢,浓度高的焦油覆盖了珊瑚会使它们窒息而死。更糟的是,用于清除机油的清洁剂也对珊瑚有毒害。不过,已经在研制新除油法了,其他的商船也在危害中东的珊瑚礁。在一次恶性事件中,一艘船在运输途中漏出几百吨磷肥,致使它航行过的500平方米的珊瑚礁全被“赶尽杀绝。”

· 被利用的生态系统 ·

珊瑚礁道破坏正是因为它们那丰富的资源。人们着迷它们的美味海物,样式奇特的海洋生物,用作礼品的美丽珊瑚,和用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尽管比起泥沙与其它污染,开采珊瑚礁还没有那么大的危害,但过度的开采仍是一个遍布的灾难。

过量捕食和其它的行为给珊瑚礁带来一系列危害。渔民由于收入下降,就寻找别的创收的方式。菲律宾的一些渔民为此去采集海龟、珍珠中的精品,还有其它的珍贵海物。这些能在国际市场卖高价,因而愈珍贵就愈是被过量采集。大蛤——曾经在东南亚的珊瑚礁中很常见,因为蛤肉是美味佳肴,现已被扫荡得所剩无几。其它令人垂涎的海物也都遭此厄运。

珊瑚礁也被采集用于建筑业,斯里兰卡和印度是把整个珊瑚礁都用于生产水泥。(斯里兰卡在1992年初禁止珊瑚的开采——编者)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的小珊瑚岛也被采掘一空。岛民们由于没有别的岩石,或者有的岛主要是火山石——不坚固、不耐压,所以专门用珊瑚礁的石灰石建房。

各国为发展旅游业,也提倡保护珊瑚礁,但是工业化造成的毁坏难以消除,旅游者和那些穿游在珊瑚礁中的潜水者,正在杀死水螅。鲁莽的潜水者带起了泥沙,碰碎了珊瑚。也许单个的小事故影响甚微,但在一个旅游区,像“佛罗里达中心”,所有小事故积聚起来就是危害性的了。

即使旅游者不潜入水中,那些服务于他们的设施也在危害沿岸水质。临岸的设施增加了水中的泥沙,旅馆的下水道将污水直接排到海中,污染了近海珊瑚礁,更无须说商人们开发珊瑚和其它的旅游纪念品了。

· 气候变化的影响 ·

除去污染和过度开采两种现存的威胁,珊瑚礁还面临两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1)由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和其他吸热气体的集聚,带来全球性变暖;(2)由于臭氧平流层被破坏,造成阳光中有害紫外线强度增加。

气候学家指出,未来5年内,“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会加倍,随之而来的全球变暖会引起一系列全球性变化。由于海水变暖,两极冰帽融化,海平面可能每10年上升约6厘米,这种气候变化还将改变气候模式并导致更强的风暴,海水升温和气候模式改变两种因素复合,会反过来改变通常稳定的海洋循环模式。’

上述变化将危害珊瑚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影响由水螅为珊瑚提供二氧化碳这样的共栖关系。而更强烈、更频繁的风暴会增加对珊瑚礁的破坏程度,原本适合珊瑚礁存在的富含营养的低温水质也将不复存在。

过去10年中,一系列珊瑚变白事件可能是预兆。科学家已经发现在某些地区,珊瑚的变白与水的升温有很大关系。例如,1982~1983的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从南美的太平洋沿岸流来暖流,在太平洋沿岸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几个国家,有70%~90%的珊瑚死亡了,其中超过95%的是位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巴哥群岛沿岸。科学家发现,一旦温度超出正常水平4℃以上,哪怕只有几小时,也会导致90%以上的珊瑚死亡。

尽管科学家还不能由大面积珊瑚变白事件确证全球正在变暖,但是,由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专家小组已得出结论:珊瑚变白可为全球气温上升提供一个辅助证据。

如果臭氧平流层继续被破坏,那么下世纪初,到达地球表面赤道地区的紫外线将增加1%~10%,强烈的紫外线将危害浅水域的珊瑚礁,本来浅水域的珊瑚能成为珊瑚礁的天然保护屏障,能阻挡过强的日光,但是紫外线将这些珊瑚毁灭了。

· 优先解决措施 ·

一旦外部的威胁解除,珊瑚礁能够令科学家惊讶地快速恢复,尽管,要恢复大面积的珊瑚和残缺的珊瑚礁需几百年时间,但是,一旦水质好转,一旦有幼虫从健康珊瑚礁那里游来,一旦泥沙清除,水螅足够多,只需一年,就会显出珊瑚礁的恢复迹象。

因此,只要政府制定拯救政策,大多数珊瑚礁会开始恢复的。不过,目前只有几项不成熟实验计划和几个地方性措施出台,有关国家应该从两方面着手挽救它们:一方面妥善管理保护它们,另一方面是阻止污染。

澳大利亚早在1975年就建立了国家珊瑚礁保护公园,保护法案明确了公园有350,000平方公里,但它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公园。管理者将其划为几部分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一些区域严格限定只能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些区域为旅游者开放;还有些区域是进行商业性的捕鱼和开采。公园管理者严密监测和节制对珊瑚礁的利用,以保证它们的长期健康。

在许多国家,民间管理措施也很有效,只要给当地居民充分的知识和训练,他们能很好地管理这些资源。如果给他们些专属权,会激励他们去维护珊瑚礁的长期生态。

沿海生活对人们的吸引力愈来愈大,却令环境为此付出了代价。为了筑房,为了城市规划和各种文化设施,能固定水土的沿岸红树被大肆砍伐,原本是海洋渔场的鱼卵繁殖地的湿土地带也被破坏。

在沿海发展区,应该,也能够控制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排出,这将不仅造福于珊瑚礁和其它生态系统,同样,也益于人体健康。

发展旅游业带来两方面后果。—方面,它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能刺激人们去保护美丽的自然景观——珊瑚礁;另一方面,旅游者和旅游设施又给珊瑚礁带来危害。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节制排污,并把收益的一部分用于保护景观,从而发展保护生态的健康的旅游业。事实上,只要告诉旅游者该如何避免损害珊瑚礁,只要旅游人数得到限制,那么,就不会造成如此严峻的情形。

· 国际间合作 ·

各国也必须同邻国合作共同改善水质,1974年;UNEP建立了地区性海洋保护计划,参加国共同拟定目标,签署了有法律效用的管理沿岸水域的约束公约。10个现在的保护区包括世界上大多数珊瑚礁,但由于缺乏成员国的经费支助,这个计划已名存实亡。

现在,由于国际上社会各界投资于珊瑚礁的保护,这个计划又开始发挥作用。人们对珊瑚礁保护的日益重视,促使珊瑚贸易受到限制,并已有7处珊瑚礁被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世界银行将其30亿美元的生物方面的预算,抽出15%~20%提供给海洋和沿岸的动植物栖息地,美国的国际发展署和其它的部门正在与东南亚国家携手保护珊瑚礁。

工业发达国家能够做的主要贡献就是,利用它们的卫星和飞行监测装置,在地图上标出世界各地珊瑚礁的位置。NASA能将此项任务作为它的行星地球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各国还缺乏足够的信息以使它们能够监测珊瑚礁的生态。

· 对珊瑚礁的展望 ·

全球环境被破坏的速度令人们担心: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能来不及拯救世界上大部分的珊瑚礁。因而,一种紧迫感导致一些科学家建议,我们只应该保护少数的还未遭到人类活动破坏的珊瑚礁。

但是,仅仅为后代保护少量的珊瑚礁,而让其余的自行衰亡,那将是对大自然的犯罪;将会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糟糕——无论是从审美学角度,还是从生物学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来讲都如此。最终,我们究竟是要拯救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是要毁灭她,全部归结于——我们是拯救这个地球上的珊瑚礁,还是,毁灭它们。

[The Futurist,1993年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