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的人体器官移植业如日中天。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日渐增多,立法工作已成为日本国会的当务之急。各党派议员目前已就“议员立法”的目标达成了共识,各类配套法律的出台指日可待。最终法案的整体框架业已成形,促使国会通过有效法案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进行。

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器官提供者的意愿,并制订出相应法律。即在充分尊重器官提供者本人意愿的同时,还要针对器官提供者意图不明确时应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圆满解决的现实问题制订出妥善处理的条款。这也是迄今最大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无论是本人生前的意愿还是家属的决断,都无法在必须填报的“器官供者卡"上将意图完美地体现出来。各政党对此的争执很大。医学界人士认为,为了不造成向家属强索器官的尴尬局面,具体措施要配套出台。这样,成文的法案要求在预先上报卡片时,一定要填报家属的明确意愿,从而为准确判定本人的意S提供依据。去年,10月22日、23日两天,曾在九州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过一例心脏停止后肝脏移植的手术,由于措施得当没有留下后患。

与“脑死为实死”的标准相比,心脏停跳后移植的人体器官会使机能下降,但由于迄今仍未确认“脑死移植”的法律,所以医学界感到有点无所适从。经过各党派的再三协调讨论,认为“从有利于器官机能”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法律是上策。有关人士特别强调,“救人如救火,患者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社会党的一位参院议员指出,“九州大学的‘心停为死’的移植标准与‘脑死为准’的器官切下、摘除手术相比,机能并没发生多大变化。现在是出台一部堂堂正正、有法律权威的章法的时候了。”对于如何普及器官移植的医疗技术,消除社会上的不信任感,目前社会党内见解不一,各执一词。

由此而引发的脑死判定后的器官移植医疗费用由谁来负担的问题也是争议的焦点。现在,死体上的器官摘除好解决,但治疗措施和手段却很棘手。根据现行《草案》,脑死后的死体就是实质死体。但器官移植直至彻底摘下献者器官的整套医疗费用负担却带来了新的争执。日本厚生省明确规定,“对于死者不存在什么医疗保险,人死医疗保险即终。”此外,执行与移植关系不大的脑死判定医疗程序,谁来支付这笔费用?——眼下也成了一大问题。对此,与之相关的政府各机构正着手研究。《草案》对器官移植的限制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对于“人死的标准即脑死"之外的器官移植情况,看来大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规定。

据悉,日本国会的议员们正在加紧器官移植立法化的进度,出台《器官移植法》及相应配套的法律近日有望,目前不少日本国民之间存在着一个很深的观念是,“医疗措施透明度不高,脑死移植令人不安和不放心。”看来,即将出台的《人体器官移植法》肯定会解决上述各类问题。届时,期待移植的广大患者和有意捐献器官的志愿人士,必将使自己的意愿通过“法律”这座桥梁来圆满沟通。《器官移植法》将充分尊重广大国民的意愿,同时还要体现社会公德,达到造福人类健康之目的。

[读卖新闻,199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