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设在澳大利亚霍巴特的南极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4月10日,向新闻界宣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该中心的科学家对印度洋深海进行的测定表明,在900米深处,海水温度在1962至1987年间升高了0.5摄氏度。在南太平洋深海进行的测定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科学家们说,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深处的海水主要来自南极附近海域的海洋表面,所以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深海水温的升高说明南极附近海洋表面水温在升高。他们推测,海水温度升高必然引起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咸度(即含盐量)下降;前者是热胀冷缩的结果,后者则是因为气温升高后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增多,降水量必然增大,从而使海水得到稀释,测定结果表明,印度洋洋面在1962年至1987年这25年间升高了3-5厘米,印度洋500米到1500米深处海水咸度也比过去确实下降了。另外,科学家们1995年发现,南极兰伯特冰川的降雪量要比融雪量多百分之四十以上,这也是南极附近气候变暖的一个有力证据。

澳大利亚南极研究中心所进行的研究实际上是“世界海洋环流实验”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研究项目耗资约10亿美元,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澳大利亚联邦科研机构,以及来自其他23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资助的。在过去的2年里,研究人员在印度洋、南太平洋和南极附近海域释放了50个深海探测器,以测定海水温度和洋流,探测深度最大达4公里。

科学家们说,将对以上水域深海进行进一步测定,并将深海探测器的测定结果与卫星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从而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