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个月来,太平洋的热带水域一直在扩散,从国际日期变更线蔓延到了南美洲沿海。气象学家对此一直非常关注,密切跟踪着它的变化,因为这就是能够在大气和海洋中翻云覆雨的“厄尔尼诺”现象。而且,有迹象表明,眼下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积蓄力量,有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内给世界天气带来巨大的变化。热带风暴频频造访墨西哥、智利和秘鲁,使之大雨不断,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干旱少雨……科学家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强大的“厄尔尼诺”已经左右了世界天气。

本年度的“厄尔尼诺”很可能使本世纪所有的“厄尔尼诺”相形见绌。它对热带洋面的影响范围广达9700公里,约为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海洋表面温度上升速度之快,使之近于著名的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当时,有2000人死亡,经济损失为130亿美元。哥伦比亚大学地球观测站的气象专家认为,1982~1983的“厄尔尼诺”是已知最强大的,但就今年的发展趋势,它有可能屈居第二了。

“厄尔尼 :若”一般在12月份达到顶峰。如果现在的升温趋势持续下去的话,“厄尔尼诺”就会给海洋带来过量的热量,使海洋表面气温可上升3.5℃。如果真的这样,其后果可殃及1998年。很可能发生滑坡、洪水泛滥、干旱、粮食歉收等灾害。厄瓜多尔的可可种植园主说,目前的“厄尔尼诺”已经使可可产量下降了60%。

当然,有失也有得,智利的渔民不必长途北上就可以捕捉到可观的鱼。秘鲁的冬天温和宜人,美国呢?早春的大西洋飓风次数减少了,中西部的龙卷风次数也会减少。所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家詹姆斯说,“总的来说,美国人应该认为‘厄尔尼诺’是个‘乖孩子’”。

人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的。前不久,多数气象专家对几个世纪以来远离秘鲁海岸的海水还不太在意,以为这主要影响鱼类和海鸟,属于区域问题。直到70年代后期,受影响的不仅是鱼的捕捞量,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了干旱、作物歉收等灾难,“厄尔尼诺”对全球的影响才逐渐明晰。然而,直到1982年~1983年的“厄尔尼诺”带来了巨大损失后,科学界和政界才真正意识到:热带太平洋水域必须密切关注。

由此看来,1997年~1998年的“厄尔尼诺”很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在赤道附近,舰只、卫星、固定浮标正在大量搜集海面温度、风速风向、海流的数据,并以排山倒海之势输入各国高等学府以及政府试验室的大型计算机中。科学家希望利用计算机推算出“厄尔尼诺”所产生的气候形式。

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原来的“厄尔尼诺”每隔2~7年发生一次,而进入90年代以后,似乎是连年发生,1995、1996的“厄尔尼诺”刚刚消失,马上又在1997返回了。“厄尔尼诺”发生频率加快,是人类对大气影响过大所产生的全球变暖引起的,还是自然变化?目前还未尽知。难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专家迈克尔说 :“我们以为对‘厄尔尼诺’了解得很深了,其实,需要了解得还很多。”

就对气候的影响而言。“厄尔尼诺”指的不仅仅是秘鲁沿海突然出现的暖流。它指的还有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大部水域的海面温度升高、海风和海流的变化等。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大面积的海域气候似乎有一个往复周期。现在,气象专家再也不只谈“厄尔尼诺”本身了,而是谈“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像钟摆一样在“厄尔尼诺”状态(水温高)和“拉尼亚”(意指女孩)或“厄尔韦宙”(意指老人)状态(水温低)之间循环。就整体而言,“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决定着全球的气候形式。科学家认为,绕日公转引起地球四季天气小变化,而影响地球每月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正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具体情况是,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处于正常或冷水期时,信风由东向西吹,把南美洲沿海的潮流吹走。所以南美沿岸海水比印度尼西亚沿海低60厘米。别看差距很小,引起的效果却很显著:海洋深处富含营养的冷水上扬,所以秘鲁沿岸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当“厄尔尼诺”出现时,海水的这种运作形式改变了。信风势力减弱、甚至由西向东倒吹。秘鲁沿海深处的冷水不再上扬,所以鳀等鱼类转向其它地方觅食。

当然,受影响的并不只是秘鲁沿岸地区。“厄尔尼诺”改变了整个热带区域的风和洋流,使海洋发生神秘变化。信风减弱,使洋流缓慢自西向东流动,向下挤压温跃层。温跃层是一层较凉的水层,它的下面是寒冷的深水,上面是受阳光照射而温暖的海面水,正常年份,东太平洋的温跃层离洋面近,和太平洋的表层水混合并使之温度下降。但在“厄尔尼诺”年份,该水域的温跃层很深,所以太平洋表层水的温度上升很快。

还有,为什么区域性的现象会影响全球的天气呢?科学家认为,关键原因是多余的热量。这些过剩的热量就像火上浇油,使风暴的次数增加、规模变大。随着温度较高的海水向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流去,这些风暴势必相随,将热带风暴带从太平洋的一个区域移向另一个区域。太平洋上的这些变化会在整个大气层引起反应,使远在东北的巴西南部、非洲和澳洲等地干旱无雨,而从加利福尼亚到古巴的广大区域又会暴雨肆虐。当然,这些效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年份,“厄尔尼诺”会削弱印度尼西亚的季风,有的年份似乎又毫无影响。

科学家刚刚开始了解这种远程联系。比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可改变急流的位置,而急流是高空风,是南北两半球天气的通道、北半球急流下沉,会使美国南方多雨,而南半球急流下沉会使北方多雨雪。但是,具体到每年的“厄尔尼诺”对北美洲有何种影响又很难预测,因为这种影响会受其它未知现象左右,或加剧,或减弱。

为提高当前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的预测水平,美国的有关科研机构专门成立了国际研究机构,作中期预报。该机构主任安冬尼奥表示,他们已着手对某些地区进行试验性预报。这样,巴西东北部的农场主就有可能受益。如果预报“厄尔尼诺”会使该地区干旱少雨,农场主就会选种早熟的水稻、玉米和大豆。当然,如果预报的“厄尔尼诺”效应未出现,这些农场的产量就会少于正常年份。

这将给预报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常看电视天气预报的人大都知道,预报降水概率为80%,你出门带雨伞不一定有用。但是,毕竟有有用的时候。受益的不仅是农场主和渔民,还有商人、水资源部门和保险公司。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环球项目主任黑尔认为,由于涉及巨额经济风险,而且公众意识已很强烈,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显得格外突出。同时,它还可观察出全世界的人对只可略知不可详细预报的天气变化的反应,因而还是一场社会实验。

正是出于这种社会实验考虑,黑尔等科学家才认为,如果下世纪会因本世纪末温室效应积累而全球变暖的话,今年的“厄尔尼诺”正好可作为一场排练,来检验我们人类在困难面前的举措。

[Time,1997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