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则是这种正确认识的系统总结。人们在按科学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时有时会犯错误,当人们发现科学中的某个认识是错误时,便把这个错误认识叫做伪科学。如17世纪的“自然禁真空”(初中课本上译成“自然界厌恶真空")理论、托勒密的地心说、斯大林时代的李森科学说,还有前几年的室温核聚变等。不属科学范畴的错误认识不能归入伪科学范畴,如广告中以借科学名义的误导宣传、文学中的错误报道、幻想、幻觉、骗术等,总之,未经科学方法探索、论证,未下定论的都不能归之于科学,而是非科学的。至于宗教(无论合法或非法)的教义都不是按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和影响世界的,都不具备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所应有的特征,当然称不上科学,也不能叫伪科学。宗教就是宗教,宗教是非科学的。

人的一生中,无论有意或无意也总是会有依赖“信念”的表现,这是正常的。一些信念是从科学知识或经验中得到的,一些是盲目的。例如生物一般都会有自愈能力,人的机体也不例外。但不问病情如何,盲目依赖自愈能力,这就不科学了。因此人一生必须要学科学、要按科学方法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若不提倡探索、研究、实践,不断追求真知,“迷信”就易于泛滥,就会为害无穷。

邓小平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求实、探索、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是形象生动的表述。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伪科学是不足为奇的。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实践论中说“去伪存真”就是这个意思。伪科学不等同于迷信,科学家不是凭“臆测”,丙是凭数理辩证逻辑推理,当然也需要建之于大量实验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上的;常在一时无法取得证明时,凭综合科学知识的基础作出猜想(这就是一种科学的“灵感"),例如哥德巴赫猜想。但猜想未经证明时,科学上从来不作为根据,只能是猜想。

科学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并不断由实践来检验;任何推理性的抽象升华都始终以实证为基础。(2)科学概念规律、理论的建立,虽常常需要作出一些一时难以实证的假设,但必须注意理论体系本身的自治性。所以科学中的新概念、新假定决不是任意猜测,也不是文学艺术中的妙思飞舞、浪漫无涯,而是科学实证性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广义相对论刚出现时,被一些科学家贬之为“胡说八道”,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和批判在科学活动中都是正常的,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在争论中科学也总是无畏的。(3)能预言新的可实证的现象。

在大气压强发现(1640年)以前,人们用“自然禁真空”的理论来解释抽水机能够抽水的现象。抽水机抽水只能抽到10米多高,再抽,上面就出现真空。托里拆利研究后提出:不是自然禁真空,而是大气具有一定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发现),并做了有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水银只压到0. 76米高,上面就出现了真空。他分别通过水的比重和测得的水的提升高度、水银的比重和水银柱的高度,计算得到的两个压强值,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精确地相等(忽略水和水银的饱和蒸汽压),这符合了自治性特征。大气压强理论预言,高山上的大气压应比地面上的小,山越高大气压强应越小。这个预言被后来的多次实验所证实,这就是大气压强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存在至今的根本原因。自然禁真空已不再是科学理论,变为伪科学了。

我们现在的经络理论(经络存在假说),针灸是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也已有些科学理论,但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还要研究和完善。针灸镇痛(产生脑腓肽)也是证实的,UFO(不明飞行物)假说、野人(或雪人)假说、特异功能等假说等,都不具备这三个特点,因此进不了科学殿堂。但是,作为对未知的探索应该是允许的,也是无法阻止的。我们对一些怪异现象进行探索、寻根究底,否定了很多人的特异功能,并通过科学研究实践,帮助许多人破除了迷信,解除了一些人身心的痛苦和精神威胁。所以根本的问题是进行研究的参与者是否以科学的态度、方法来研究,面不在于哪些领域能不能研究。在斯大林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阵营内,曾经对基因论、人口控制论、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化学中的共振论等进行过批判,认为是伪科学,现在看来都错了,所以是不是伪科学,应通过争论(摆科学事实,数据,讲科学道理)来解决。学术问题应该自由争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概念是在争论中澄清的,真理越辩越明。探索、研究和争论是清除科学中错误的最好方法。现在还有人研究“永动机”。即使这样,也只能引导他们深入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科学实验(不宜用立法来禁止)。全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对勇于探索者可能培养成为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者。

学术上的争论只限于学术领域,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为科学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有利于实现江泽民同志号召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科学的争论应摆实验数据、讲科学道理,所有参与人一律平等。论点错了也不是什么羞耻,也是对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应该像30年代爱因斯坦、玻耳等人那样,爱因斯坦反对玻耳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说:“我就不相信上帝创造的世界尽是掷骰子”。玻耳反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当时没有四大验证)说:“你那纯粹是玩弄数学,和物理根本没关系",他们有时也辩得脸红脖子粗,但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后来证明这两位物理大师,反对别人的都错了,自己坚持的都对了。如果没有这两位大师的争论,真不知道物理学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我们的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位研究野人的科学工作者写的一段话(《地理知识》1999年第8期):尽管我对“野人”的存在基本是个怀疑论者,但依然相信,在人迹罕至之处不能完全排除“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至少还有百分之五的证据有待我们去澄清,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十年过年去了,“野人”是否存在依然是个谜。“野人”确实难觅,也许它们过去存在过,而现在“野人”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有时我甚至希望,“野人”应永远是个自然之谜,因为人类需要谜,需要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需要勇于探索的热情,而寻找“野人",正代表了人类的这一心态。

我们赞赏他的科学态度,赞赏他勇于探索的热情,赞赏他实事求是。

报刊中见到的不科学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水变油”、“神灯”的一些,道,记得最早是从某报上见到的。但是我们观点是明确的,“水在化学作用条件下是不可能变油的”(这种作为“文学中的夸张”是否合适,不予讨论)。但水中加进一些其他物质能把水蒸发掉或反应掉,我们可以用多种物质来实现是不足为奇的。在规定条件下充分燃烧,单位质量可燃烧物的燃烧能是不变的,但一定量的燃烧物(例如煤油、空气)在不同条件的燃烧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燃烧状态,例如煤油点灯,很慢地放出能量,也可以形成煤油雾滴和空气混合后点燃而剧烈燃烧作为飞机动力(煤油点灯那样燃烧,是发动不了飞机的)。因此燃烧值一定的燃料可以在多种要求下起到多种最优的作用,因此研究重油加水乳化混合燃烧,在某一定条件下,起到节能作用的研究应该是可以的,也是科学的。

总之,我们是希望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来认识一切事物和宣传科学。媒体登载非科学的现象或事物是难免的。科学本身的特点是探索,是从错误中逐渐走出来。所以最重要的要有“能走出来”的环境,也就是说希望能在报刊上发表所刊登文章的学术上的“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