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采访过的启明星中,袁雯是很能让人记住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她是迄今上海400多位科技启明星中第一个人文科学项目入选者,还有就是她脸上的笑容。对后一点她解释说,广交朋友、与各种人打交道可能是人文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袁雯称自己是一个很杂的人,兴趣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可能正是这个特点她选择了地理学自然地理专业,而且从本科到博士毕业都不改初衷(本科毕业后两年里她被分配搞教育科研,但对地理科学的偏好吸引她归队),也可以说是地理学这门学科所要求的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的特色强化了她的特点。

在我所访问过的70多位“启明星”里,绝大多数都是在自然科学的某一领域里有所建树的才俊,他们的研究工作或是深化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或是在推进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过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作为地理学研究学者的袁雯又将会以何种成果为社会服务?

袁雯从事的研究方向确切说是人文地理学,这是一门关注人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或者可以简称为人地关系学。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袁雯说,研究这四大问题间的相互制约、研究这些要素构成的系统的演变与调控,是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在规划发展时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也是人文地理学近年来得以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一。袁雯介绍说,人们常说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常新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相当成熟,而常新则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理学可以介入渗透的新领域层出不穷,近年来为大家所了解的数字地球概念也是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渗透的产物。

袁雯说,干他们这一行的更能感受到地理学的发展现在正逢其时,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些当今世界面临的头号难题的解决无不需要地理学的介入和地理学工作者的智慧。在袁雯提供的一份她的科研经历材料上,我看到了这种联系的生动体现。袁雯从90年代初读研究生起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譬如:1992年她参与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上海市海岛社会经济现状调查;同年她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参与了上海市水、气、声环境功能区划研究;1994年她参与了上海市水资源发展战略研究;同年她参与了浦东新区社区空间布局及量化指标体系研究;1997年她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参与了现代大都市城市灾害及“城市病”的防治对策研究;同年她作为课题组长参与了上海市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系统的演变及协动研究;1999年她参与了上海市计委十五重大项目“十五期间上海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等。其中1994年她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完成的“上海市水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上海是一座可逆的水质型缺水城市”,该结论得到了同行的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上海市政府把水环境整治始终放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首要位置。

袁雯1991到2000年一直在华师大软科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她说这种科研经历对一个从事地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尤为重要。她以感激的心情谈起她的硕士导师、博士导师、软科学中心的教授,以及长期合作的同事对她的帮助和指导。她是在一系列科研项目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大量课题实践,袁雯体会到要真正提出有创见的思想或可操作的方案,必须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并且要有综合素材的能力。

袁雯说,人文科学研究定量或半定量化是这一领域的必然趋势。多年来,人文科学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以形象思维见长,多提出一些宏观的思路对策,一些在自然科学中很普遍的方法在人文科学里较少用及。在当今由知识时代向智慧时代的过渡时期,人们会越来越借重于人文学科的智慧;但人文科学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必须提高自身研究的技术含量,更多地借鉴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以使自己的研究结论的科学含量更足。一句话,软科学必须硬化。如今从事人文科学的量化研究已成了袁雯工作的特色,如她最近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论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经济两者的关系。

作为软科学研究工作者,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素质就是综合协调能力,袁雯虽然不及细说自己这方面的情况,但我从与她的交谈,旁观她的待人接物,特别是从她曾经做过的一些研究课题来看,如不具备这种能力倒是难以想象的。袁雯现在的工作岗位是华师大科研处副处长,也就是说除了科研项目外,她还有行政管理的一大摊事情。我想作出这一选择的校方领导是“知人善任”的。袁雯说她不会因此放弃已经熟悉而且很投入的人文地理研究工作,因为科研是可以伴你一生的事业,特别是搞人文地理这一行的现在的发展空间这么宽广。

难怪袁雯有此清醒认识,因为她原本就是搞“人性思维”的,与人打交道,袁雯说这正是人文地理学吸引人的地方。

[江世亮采写自2001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