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那些新想法吧,它们往往要领先时代25年。

几个聪明的工程师聚在一起,可以产生出几十个关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想法来。发明并不困难,而革新才真正地不易。而且,一次成功的革新往往与最初的创意没有多大关系。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例如低温工业(在-100℃以下进行操作的工业)。这是工业气体,如氧气和氦气的领域;同时也是真空工程、火箭燃料以及电能无损耗传输所涉及的范畴。今天,大多数人都同意,低温工业产生于1895年慕尼黑高等技术学院的工程学教授卡尔 · 冯 · 林德所建立的大规模生产液态空气的工厂。

其他人在此之前也曾经液化过工业气体。比如一位名叫路易斯-鲍 · 凯利太特的法国人,在1877年就制备过少量液态空气。詹姆斯 · 笛沃爵士,暖水瓶的发明者,甚至在1891年还建造了一台可以生产液态氧气的机器。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无法像冯 · 林德的工艺那样可以大规模高效的液化空气。有意思的是,冯 · 林德刚刚步入低温工业,各种形式的空气液化工厂就突然冒出来了。

为什么这些工厂会出现的这么快?要知道,大规模生产液态空气的关键知识——相关的发明、发现以及科学理论——早在10年前就已经具备了。在1853年,詹姆斯 · 普里、斯科特 · 焦耳和威廉 · 汤姆森(以及后来的开尔文爵士)就为气体的液化建立了理论基础,这个理论从一产生就成为低温工业的支柱。随后,托马斯 · 安德鲁指出所有的气体都有一个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气体就无法被液化。至此,这个理论完全成熟了。但是,为什么该理论第一次成功的应用出现却花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呢?

传统的解释是当时的配套技术水平不够高。当然,部分原因的确如此。但是,一种更好的解释是尽管当时有对于液态空气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还没有具体化。从19世纪早期哈姆夫瑞 · 大卫爵士的时代起,医学上就有了对于液态空气的需求。液态空气被视为是氧气的一种替代品,尽管它并不是一种很理想的替代品。不幸的是,没有人愿意花钱去购买它。因此,这种需要还没有成为一种需求。直到19世纪后期,随着军备竞赛的升级,欧洲的钢铁冶炼工业需要大量的氧气,以除去钢中碳和其他的杂质。这时,也只能是在这时,空气液化才得以大规模的进行。

在20世纪70年代时,因特网就开始初具规模了。当时,已经具备了将其对等连接(P2P)(即无需超级中央服务器来监控网络的运行)的理论和技术。在建立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之前,有人甚至试图去进行上述的尝试。今天,P2P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这却又一次表明,这种有潜力的技术从产生到真正实现,大约又经过了四分之一世纪。

这与空气液化的早期情况相似。在两篇系列文章中(参看《computing power on tap》和《profit form peer to peer》)这个问题被表述为: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对于P2P和它的“大哥”Grid的需要是否最终变成了一种买主众多的需求。许多新兴的公司都认为如此,无数的政府机构也认为如此。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不论P2P这次是否会成功,它都是一个少有的、弃之可惜的好想法。

[郝建纲译自The Economist. com,200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