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两所中国顶尖大学里,本科物理专业中女生所占的平均比重曾经分别高达42%和37%。但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重仅有9%和8%。物理领域中男性主导趋势的发展正在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之后物理领域中正常性别比例的回归。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美国大学物理专业女生虽然仅占9%,但此后一直稳步增长,1999年达到了破记录的21%。

有一部分中国物理学家认为,70年代的数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政府行为而被抬升了。那时候政府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于是政府通过指定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学习什么专业来满足这种需求。一位北京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回忆,尽管自己最初报考的是数学专业,但和许多在入学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一样,即使没有报考物理专业,最终也被安排学习物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女性为了证实女性与男性是平等的,就选择了进入传统上不接纳女性的物理等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一比重。

然而,获得学位并不意味着女性拥有了与男性同样的工作机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女院士李方华指出,传统上的性别角色假定使得女性经常只被给予那些浪费她们才能的低级职位。中国科学院女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物理学家谢希德曾经指出,这种不公正现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存在。尽管如此,70年代物理专业女生所占比重依然达到了峰值,而且这一比重直到80年代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之后才开始下降,短短几年便降至12%,90年代后更是进入了个位数。与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不同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从70年代末清华大学物理系重建以来,女生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10%左右。

中国科学院资深物理学家吴玲安(音)正在帮助筹备2003年3月份将于巴黎召开的关于物理领域中的女性的国际会议,她痛心地指出,这是一种倒退,必须扭转这一趋势。物理研究领域需要女性独特的技能,而且女性还能为物理研究工作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她谴责了媒体向女性传播“女人最好是嫁一个好丈夫,在家照看好孩子们,而不是和男人们一样在办公室或实验室拼命工作”等诸如此类的有误导作用的错误信息。她进一步指出,现行教育和就业体系不利于女性在生育后重返科研领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媒体的误导倾向。她强调社会只要提供更多的日托中心,以及为女性产后重返学校提供更多的便利,就可以解除很多科研女性的后顾之忧。

一些物理专业毕业的女生认为,这些媒体信息确实描绘了女性以物理研究为职业的不容乐观的前景,在引领女性离开物理领域方面,确实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顾东妹(音)说,自己读高中时非常喜爱物理,但在北京大学学了4年物理之后,她认识到如果把物理作为终身职业将是自己无法应对的挑战,因而她1988年毕业后选择了进入政府部门工作。

谢一承(音)说,即便是那些没有离开物理领域的女性,也往往选择从教而非科研。她本人就曾放弃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职位,而选择了在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任教。她认为高校的工作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研究日程,更正规的假期,以及更多地与同事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李方华警告说,如果不深刻反思社会对职业女性的看法,科研女性的地位就难以提高。对科研女性的歧视是典型的封建残余意识,是常见的、无形的障碍。西方国家的科研女性至今对这种歧视仍然习以为常,或许这表明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中国才会再有大量女性投身物理研究。

[Science,200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