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采访孙锟前,我已看到有关他的报道。现年38岁的孙锟已是上海二医大附属新华医院的副院长、知名的小儿心血管科专家。前些年由他领导的课题组在婴幼儿复杂型先心病术前诊断方面一项创新工作,使他成为媒体采访的热点人物,孙锟对此的贡献源于他5年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陈树宝、刘薇廷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的一项实验课题,即针对婴儿复杂型先心病作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研究,此一课题后来成了他博士论文的题目。时隔几年,经过不断探索研究,三维超声心动图这一实验室技术终于在临床上大显身手。有报道说,这种由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诊断新方法,能为小儿复杂型先心病提供早期、准确地解剖诊断,对降低婴幼儿心脏手术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几天前在新华医院见到孙锟,几番言语交谈,特别是他听你说话时的神情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个能让病人放心的大夫。孙锟1985年自温州医学院儿科系毕业后曾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工作了2年,其后他考入上海二医大从硕士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在应我要求回顾自己从医以来的经历时,孙锟讲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那是他硕士刚毕业分在新华医院小儿科当住院医师,差不多5年时间里由于没有任何知名度,各种奖励、资助计划自然不会给他,甚至连单位的先进个人也未评上过,但就是在这5年默默无闻的工作环境下,他踏实苦干,业务上进步很快,最终他的工作成绩受到好评,荣膺了1995年的银蛇奖。可能是获得这一荣誉后带来的效应,其后各种荣誉接踵而来。但孙锟对这些荣誉看得并不很重,认为这些大都属于锦上添花。孙锟教授认为,在我国现有评奖体系下,这种得奖马太效应尽管难以避免,但对一个先进模范人物一段时间内给予太多的荣誉并非明智之举。相反,一个年轻人在其成长的关键期不仅需要必要的支持和扶持,更需要一种宽松和干扰尽可能少的工作环境。这一见解似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孙锟属于那种研究型临床医生,由他领衔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和曙光计划资助的课题“小儿复杂型先心病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研究”,针对小儿心脏组织的超声学特征,首次在临床上较大规模地对正常小儿、离体猪心、离体先心病病理标本及复杂型先心病患儿的心脏进行二维超声信息采集及三维超声重建、剖切等研究,为复杂型先心病提供了较二维平面诊断更形象直观、确切的三维空间诊断新方法。

孙锟目前每周三下午通过专家门诊与广大患者保持联系,由于知名度高前来求医的人很多,面对病家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孙锟以他的医术他的自信心和满腔爱心让患者感到温暖。孙锟说不管他今后的工作职务会有什么变化,但他绝不会离开临床第一线,离开病人,这是他的底线。当我问起缘由时,他给我讲了他祖父的故事。孙锟说他选择医生职业很大程度上与家庭背景,特别与他的祖父对他的影响有关。孙锟的祖父是在浙江临海一代很有名的老中医,他不但开了中医诊所。而且还自学西医,开了一家西医眼科诊所,为白内障患者做摘除术。在这样的医学世家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孙锟深感做一名能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医生是多么受尊重。在孙锟的儿时记忆中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那就是每年中秋节上午,总是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伯伯,拿着一个那时一元钱一个的大月饼来送给他们家,每次在推辞中,总是听到他那充满感激、崇敬的话语,而且每年都是推辞不掉的。可是有一年中秋,拿月饼来的不是那老伯,可那充满感激的话语依旧。孙锟后来得知,那老伯去世了,临终前他嘱咐他的儿子,每年中秋要替他送月饼。这一直延续到他祖父去世。孙锟说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崇敬和向往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孙锟说他至今珍藏着祖父留下的金针和以他的名字为户名的银行活期存折,户头里有祖父天天吃咸菜省下来的700余元供他日后读书的钱。每次有机会回家乡,不管时间多紧,总要到祖父的坟前去看一看,向他的在天之灵汇报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医生后所取得的进步.....

听孙锟讲述他祖父的故事,我觉得对这位如今活跃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的出色医学专家的内心世界有了深一步的了解,一定要做一个像自己的祖父那样的好医生,这就是孙锟的为人准则和行医标准,我想这也是他深受患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江世亮采写自2002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