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找到一个像航天这样能如此鲜明体现国家意志、科技工业水平,同时又能极大地激起国民的认同、兴奋感的领域。当中国的“神舟”4号飞船刚刚完成飞天壮举的消息一经报道,许多国人再次为中国即将实现载人航天的夙愿而兴奋、憧憬。多少有点巧合的是,我正好在“神舟”4号飞船升空的当天上午采访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一位年轻的副总工程师、2002年入选启明星计划的张崇峰博士。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了解一个航天人的成长经历,记录下他对这个独特职业的理解。我也是通过这次访问才更多地了解航天领域从业人员的不凡之处。

张崇峰的经历比较简单。他出生在哈尔滨,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本科至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专业是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期间硕士毕业后(1993年)他曾留校在航空航天系任教。哈工大当时属航天部主管,在教学之余他还承担了部分科研项目,这样就与航天这个领域的接触多了起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张崇峰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对航天事业产生了兴趣、幻想。当时哈工大请了闵桂荣等一批国内航天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讲学,他们的报告更激发了张崇峰想在航天领域干一番事业的志向。当时他已承担了与上海航天805所合作搞技术研究,随着课题的深入,项目组很需要小张这样有理论知识、又有热情和想法、肯动手的年轻人。在征得双方领导同意后,1996年起张崇峰正式调到上海。

从大学教师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调到人员多、任务重的科研单位,他面临的是角色转换的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中国航天发展非常艰苦的时期,加之媒体上不能宣传,社会上许多人都不了解中国航天的情况,包括中国航天这些年发展,所积累的基础和能力,都极少为人所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航天界面临的压力大,从业人员的待遇低,一时间队伍稳定成了大问题。这种状况直到99年底“神舟”号飞船发射后才有了根本的改观。对张崇峰和许多航天人来说,“神舟”号开始发射使他们感到形势一下子明朗了,接下来的情况马上有了变化,首先是国内宣传升温很快,大量的报道和照片立即使中国航天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大大鼓舞了航天人的士气,人才队伍也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

张崇峰在介绍情况时多次对在那段面临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一批科研骨干的不得已流失表示惋惜,“他们中有不少是难得的专家”。张把自己能度过这段时期的压力归结于对航天这份事业的激情,“当时社会上诱惑也不少,如果没有这份在青少年时代就存在的对航天事业的幻想和激情,恐怕也难以坚持下来”。

除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激情外,张崇峰还认为,他接触过的几位导师对他的影响也很大。一位是他的博士导师之一的李向荣总师,张崇峰刚进所碰到的就是李总。他的特点是要求深入和精细,每一个细节都要求说清楚,张崇峰说这种与学校只要求大致了解情况的作风完全不一样的训练对他的帮助很大。受了这种训练,使他能很快转换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张也能对自己和团队里每个人的工作都做到非常了解,对所涉及的技术细节钻研得非常深入。而在跟随上海航天局总设计师施金苗工作期间,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一次,他拿了一份100多页的关于对接机构的报告送施总审查,施总约了小张,从下午1点一直谈到5点多,施总一页页看,一页页讲,从报告的总体思路到具体的技术问题,施总讲得非常透彻,而且指出问题时毫不留情。4个多小时的点评对张崇峰的震动很大,他根据施总所讲在近3个月时间里对报告作了修改补充,最终报告送审后反映很好。张崇峰说这段经历对他而言是一次飞跃,也使他认识到,一个担负一定责任的技术人员除了技术要扎实外,还要学会从技术中跳出来,从更高层次上来思考较大范围的问题。

张崇峰提到的第三位对他影响颇大的老总是北京中国航天集团的陆元九院士,陆院士的特色是理论功底深厚,又擅实际工作。张说从陆院士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技术,还有那种航天人特有的严细实作风。张崇峰介绍说陆总谈问题能一说到底,对送审报告涉及到的数据,他自己要一一计算验证,发现与文中的数据不合,就一定要给他解释清楚。陆院士强调凡是大工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数据,尽可能要做到自己计算复核。而不是仅仅依赖已有的计算结果或书中已有的答案,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陆院士还要求下面工作的设计师都要学会能找出工作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不能仅作一般性了解,仅听下面的汇报,而应该了解其本质,并要亲自做验证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在最本质的问题上不出差错,陆院士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下面的年轻人也这样做,这也是多年来成功的航天作风。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张崇峰的体会是,工作压力对人的帮助很大,他把压力看成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并认为一件事要做深做透肯定会碰到困难,这时候就要靠人的精神,攻克难关要靠激情。张崇峰说从1996年到现在,他遇到过不少困难,自己做的工作很多人并不理解,这时只能靠精神力量支撑。张崇峰说这也与他受老总们的影响、感染比较多有关。

尽管现在比较顺利了,经费、支持都比以前大有增加,但张崇峰认为顺利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譬如很可能为了赶进度就对技术细节不求甚解,交出去算了。张崇峰认为顺利时更要强调一丝不苟的航天精神,还是要提倡为了一个技术细节甚至把任务停下来,把问题彻底解决后再往下做的态度,当然这需要勇气,这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人的考验。

令我特别在意的是张崇峰的这一段话:我今年34岁,今后的路还很长,现在工程这么多,同样要保持强烈的愿望,要把工作做好,尽可能的完美,彻底不留问题上天,有问题就要彻底解决,国内外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我国就有因此发射失败的例子,因为设计上的疏忽,从设计本身来看没有问题,考虑不细,而恰巧生产上出现了多余物,最终在火箭点火后出了问题,导致火箭报废,这是我国第一次承接对外发射任务,名誉、经济上的损失难以估量。欧洲也出现过把旧的经过多次飞行考验、很成熟的程序用到新火箭上,结果由于这些技术细节考虑不周,以致飞行程序出错,导致火箭爆炸的惨剧。张崇峰说,这些惨痛的教训都一再提醒我们,追求严细实的航天作风是一个永远的目标。

目前是中国航天最好的时期,但航天人仍需要发扬中国航天严细实的作风,尽可能追求尽善尽美。这是我在与张崇峰——一个年仅34岁的上海航天805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交谈师得到的最深的印象。

[江世亮采写自2002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