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是迄今在局域网上传输数据的最为普遍的方式,当它首次由当时供职于施乐公司帕罗阿托研究中心(PARC)的鲍勃 · 梅特卡夫(Bob Metcalfe,见图)在其1973年5月22日的备忘录中设计时,其传输数据能力为每秒3兆字节。今天,每秒1吉(1吉为1024兆)研传输速率的以太网已经很平常了,而且每秒100吉的以太网也正在研发中。

最初,人们并没有设想以太网可以发展到像今天这样的规模,几乎没有人设想过这种特殊的网络协议可以有这么长的生命力。事实上,以太网有许多有着更好资金支持的竞赛对手,但是它们都没有战胜以太网。IBM的令牌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由电话业支持的异步传输模式是另外一个失败者。因此,以太网的成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其超长寿命的原因也许会对IT业有所启发。

使其保持简单易操作

首要原因就是简单性。以太网从来不预设数据传输的媒介,不管是同轴电缆还是电磁波(因此这里以太一词是用来描述某种尚未定义的媒介)。这使得以太网非常灵活,而且可以在不改变其基本设计的同时不断地改进。

其次,它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公开的标准,而此时很多其他协议还被私人公司所享有。这种公开性有利于形成更好的商业模型,其特点使得全世界的工程师们在竞相研发交互产品的同时也促进了以太网本身的发展。而且,标准的公开意味着不同机构在修改规范时必须事先取得一致,否则就会出局。这就保证了该技术永远不会被设计得太复杂。

正如《以太网》一书的作者查尔斯 · 斯帕吉翁(Charles Spurgeon)所说的:它总是贴近大众,总是致力于解决客户们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网络专家们认为应当解决的问题。这些特点与确立了的经济规模交织在一起,使以太网比其竞争对手传输速度更快、价格更低、更容易架设。

再次,以太网是建立在分散基础上的。这一机制可以使快速的终端(比如PC机)从网络上攫取数据,而不是依赖于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来控制这些数据的发送。通过这种方式,以太网也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而同步发展——这个因素在上世纪80~90年代初以太网处于低潮的时候,常常被批评家和倡导者们所忽视。

除了技术以外,以太网对于公司在科研投资方面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尽管通常人们是从失败中而不是胜利中学到东西的。当初施乐公司没有使以太网商业化,正如它没有使其他PARC的发明商业化一样,比如鼠标和图形用户界面。

为了全面发展以太网,梅特卡夫博士不得离开PARC而去创立3 com公司。现在,3 com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电信企业。施乐也许已经吸取了这一教训。2002年1月,PARC已经从施乐公司分离出来了,这使得它无须得到其母公司允许的情况下寻找合伙人研发新产品,以及签署协议。

未来会怎样呢?许多人相信,如果关于其安全性的担心得到解决的话,那么时髦的无线标准802.11b,其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Wi-F,将成为技术界中以太网发展的翻版。Wi-Fi可以提供更廉价的因特网接入,其速度可以保持在每秒几百兆,并且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米。梅特卡夫博士现在正把以太网的早期设计运用到了连接夏威夷各岛的称为AlohaNet的无线网络上,并认为Wi-Fi是走入家庭的以太网。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项技术比其发明者所设想的寿命更长,那么它会不会最终被其他技术所替代呢?或者说,它能否无限制的不断升级呢?用梅特卡夫博士的妙语来回答就是:“如果有什么新技术击败了以太网,那么人们很可能会称这种新技术为以太网”。

[The Economist,200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