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航天工程师称为“小型化先驱”的“伽利略”号探测器于9月21日(周日)撞入木星大气,结束其长达14年的辉煌探测历程。

在包括“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在内的——系列因故推迟之后,“伽利略”号探测器于1989年发射升空。它先飞向金星,然后折回地球,在环绕地球两周之后通过地球的引力加速飞向木星。

在发射之后的第二年,由于“伽利略”号探测器上用于数据传输的主天线无法完全打开,使得它几乎无法向地面发回观测的结果。地面的专家重写了“伽利略”上计算机的程序,采用新的数据压缩技术,并且启用速度比较慢的副天线,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伽利略”得以继续它的探测之旅,并且完成了预定科学目标的70%。

“伽利略”号探测器给我们带来壮观的彗木相撞的照片以及第一张小行星的特写照片。同时它也释放了一个探测器用来探测木星的大气。“伽利略”最重要的观测来自其对木星卫星的观测,它观测到了木卫一上的火山活动,发现了木卫二上存在液态海洋的证据。但是“伽利略”的燃料即将耗尽,为了避免其所携带的放射性燃料污染行星际空间,科学家决定将其撞人木星。在“伽利略”撞入木星的最后一刻,它仍将会向地球传送回最后的数据。

[谢懿译自the New York Times,2003年9月24日]

小资料

“伽利略”轨道探测器重2.378吨,载有近红外质谱仪、磁强计、等离子探测器和尘埃检测器等,探测数据通过直径5米的伞状高增益天线传回地球。它在1995年12月7日抵达木星轨道后,绕木星飞行,并飞临木星几颗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探测。它对木星的观测距离比“旅行者”号探测器近20倍,发回照片的清晰度比“旅行者”号高50倍以上,探测结果与科学家以前的推测有许多不同。这次探测使人类首次完整地观测到木星、木星卫星及其磁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行星探测活动之一。

2003年9月21日中午,1500名各界代表聚集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里,为“伽利略”“送行”。12时49分,“伽利略”脱离轨道,冲入木星风暴中。当日,它运行到木星背面,然后以大约17万公里/小时的速度坠入木星大气层。它与木星大气摩擦过程中所形成的高温使它发生剧烈燃烧,并最终坠毁于木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人士说,专家原本计划让“伽利略”在环木星轨道上运行下去,但考虑到它的燃料即将用尽,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其运行轨道有可能发生变化,并可能与木卫2相撞。如果真是这样,附带在“伽利略”上的地球微生物将被带至木卫2,这是科学家不愿看到的。

美国科学家表示,“伽利略”上的微生物在温度适合和射线照射下将产生质变。尽管“伽利略”拥有保护隔层,但在飞行的摩擦中隔层会逐渐脱落,微生物将被释放出来。美国航空航天局通常都会对空间探测器进行微生物消毒,以保证不给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带去污染,但“伽利略”未经类似消毒。而探测结果显示,木卫2也许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球以外生命的地方之一。它似乎是一些生物理想的生长地,在此星球上能找到一些地球上的生物,所以现在它已成为人类的重点研究和保护对象。从理论上讲,“伽利略”与木卫2相撞可能导致来自地球的微生物在木卫2上立足。这种情况将会影响未来在这颗卫星上寻找其本土生命的工作。

坠毁木星也许是“伽利略”结束“生命”的最好方式。空间探测器与其他星球相撞并非首次,但像这种为保护其他星球环境而摧毁探测器在人类史上却是首次。通常情况下,卫星等航天器在报废之后须返回地球坠毁,但有时航天器也会在控制下葬身于其他星球。例如,美国“麦哲伦”号探测器1994年坠毁于金星。而1999年美国“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坠毁于月球,则是美国除“伽利略”外最近一次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销毁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