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

讲自主创新就要敢于挑战权威。科学发现往往来源于对原有理论体系的挑战,针对传统学说理论或技术上的不足,提出新的假设并予以证明。同时,科学更注重对新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新规律的揭示,从而开辟新的方向和领域,创立新学说。这两者之间其实也并无严格界限。对此,我想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谈点看法。

我是非常幸运的,走上医学科学道路不久就遇到基础研究与现实需求两方面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末在血液病房工作,许多白血病患者或者得不到有效缓解,或者缓解后很快复发,同时还遭受化疗的毒性,这一切呼唤着白血病治疗的新思路。在机理认识方面,已知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白血病,其本质特征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不仅呈现恶性增殖,同时还有细胞分化受阻和老化细胞的清除,即细胞凋亡出现障碍。但当时的治疗模式不完全,所采用的化疗仅针对细胞增殖,还缺乏特异性,非但忽略了细胞分化和凋亡障碍这两个问题,还成为毒性的根源。

根据对国际最新发展趋势的把握,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王振义先生和我们提出了一条新的路径:用调动细胞内在的编码程序来解决分化障碍,通过促进分化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一疗法被称为诱导分化疗法,也可俗称为教育疗法,即让癌细胞改邪归正。这条思路与当时国际上主流的白血病治疗路径是完全不同的,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但我们敢于挑战权威,终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成功。接着,我们从导致分化障碍的关键致病基因着手研究,发现这类白血病细胞的染色体有畸变,正是这些畸变导致了一种异常蛋白质的产生,干扰了细胞的分化调节机制。在大量化学物筛选基础上,我们发现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有的放矢”地作用于这种蛋白质,从而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理论的第一个成功范例。后来又发现了砷的双重作用,剂量小时能诱导细胞分化,大剂量时则诱导细胞凋亡。但我们用的剂量对正常人体不产生毒性作用,因而呈现高度选择性。进一步证明砷剂也能调节凋亡等细胞内在的程序,且可作用于同一异常致病蛋白。砷剂和维甲酸因不同机制产生对同一异常蛋白质作用而形成协同作用,再加上辅助化疗,三管齐下,合理使用,将副作用降到最低,而治疗的作用发挥到更大,使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这一曾经最为凶险的人类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一种基本可以治愈的疾病。这一进展说明,不囿于定见,敢于突破,善于突破,才可能产生根子上的自主创新。

这些年我们又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推进,主要是寻找到了维甲酸和砷剂作用于致病蛋白靶点后,在基因传导和翻译水平所导致的重要调节通路改变,使教育疗法在理论上提升为分子靶向疗法。靶向治疗现在已成国际上的一大热点,一些药厂已经陆续推出了一批这方面的药物,如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药“格列维”,也是靶向疗法。说明这种思路已被广泛认可。

值得自豪的是,迄今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领域,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是世界潮流的领导者。我国血液学界有信心在本世纪的上半叶,要把这一优势扩大到白血病的其他主要类型,使白血病成为基本可治愈的疾病。我们的这段经历也再次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中国人要有自信心,要争取在基本科学理论的突破及其转换研究上有所进取,这样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主创新,才会受到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