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落实“十一五”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科普工作任务,亟待发展建设一批适应时代需求,在传播效果、创新能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均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科普基地,以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不断发展。
 
  创建科普基地,要使之成为承担国家重点科普任务的载体;成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工程;成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弘扬创新文化的阵地;建立科普工作机制的核心纽带。
 
  为进一步探索与改革,加强政府对科普基地的宏观管理和引导,要建立科普基地标准,完善科普基地的监督检查体系,通过研究论证、现场考察等方式审查认定,在总结归纳目前各类科普基地运行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之上,结合新时期国家对科普工作的新要求,设计并提出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形成创建科普基地的基础。
 
 
科普基地的定义
 
  科普基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传播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满足公众科学文化需求的活动场所,是有效集成全社会科普资源,提升国家科普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对全国科普工作具有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重点科普机构。
 
  科普基地对公众的接待能力、科普展品和展示手段的研发能力、承担国家科普任务能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都应达到较高水平。创建科普基地的最终目的是大幅度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提高科普工作的受众面。
 
 
科普基地标准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
 
  为创建一批在传播效果、创新能力、传播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科普基地,提供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易操作、系统优化的标准指标体系。
 
  设计一套科学、客观、合理的科普基地标准指标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全国各类科普基地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为未来形成科普基地群奠定基础。
 
 
科普基地标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体现系统性
 
  科普基地标准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遵循科学传播的一般规律,又要统筹兼顾各类科普基地自身运转的特殊规律,因此在顶层指标设计上应体现共性,在分类指标中体现个性和特色,力求使总体结构更为科学、系统和规范。
 
  体现客观性
 
  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应具备客观性,各具体指标要用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定义。其内容可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以获得明确的结论。在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全面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采集渠道必须可靠。
 
  体现示范性
 
  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考虑到未来对科普基地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各项指标达标值的取值范围应以国内领先的优秀科普基地的发展状况为参考依据。
 
 
科普基地的类别
 
  针对科普基地的不同功能,为满足公众多层次的需求,在广泛集成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育特色,合理布局、形成体系,将科普基地具体划分为四个类别,即场馆类科普基地、非场馆类科普基地、媒体类科普基地以及人才培训与研发、创作类科普基地。
 
  场馆类科普基地
 
  场馆类科普基地,是指科技馆、自然馆,以及拥有具备科普功能展厅的博物馆,集展示陈列、互动体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为一体,传播效果显著、科普资源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场所。
 
  场馆类科普基地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组织科普展览、活动以及相关社会化活动,传播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知识,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满足公众亲身体验和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公众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展示内容上,场馆类科普基地应强调主题性,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更多的要结合主题展项,以模块化形式组织设计展品,着重体现科学的进步和科学的未来,在反映科学原理的同时注意高新技术、前沿科学的传播。
 
  在展品设置上,场馆类科普基地应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其中知识性是核心和目的,趣味性是手段;注重原理型展品和应用型展品的结合,关注现代展示内容和手段的探究;捕捉社会热点,采用高新技术展示手段,体现科技博物馆展示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以及有特色的设计。
 
  综合性自然、科技场馆
 
  综合性自然、科技馆包括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以及科学技术史博物馆。
 
  专题性自然、科技场馆
 
  专题性的自然、科技馆,如天文、地质、生物、交通等。
 
  非场馆类科普基地
 
  非场馆类科普基地,是指以某一专题为主要内容,依托社会资源,挖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旅游文化及社会各类机构等特色资源建立的具备较强的科普功能,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社会化、受众面广等特点的科普基地。此类基地在开展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关注,从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具有其他科普和教育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场馆类科普基地要以实施单位建设为主,场地、人员都由各依托单位提供,政府对其中的内容和展示手段提升进行支持,起到指导和资金辅助的作用。
 
  在内容上以宣传、展示科学原理和现代科技信息为主,以生动的方式传播给公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展区、展品要突出陈列灵活,设计富有趣味的特点,注重专业特色和科学知识普及的结合,充分发挥高科技、多媒体等先进展示手段的优势,丰富陈列语言,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演示,深刻挖掘科普基地的科技内涵,增强观众参与性和趣味性,注重展项的互动性和参与度的结合,重在发展吸引公众动手、动脑参与的项目,以实现活动中的互动。
 
  向公众开放科技资源类机构
 
  向公众开放的科技资源类科普基地,是指能将本单位所拥有的用于研发、生产、展示、教学的科技类设施及相关工作环境向公众开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的社会各类机构。
 
  依托以上机构,应充分体现实践性、体验性、参与性和实效性,采取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公众通过参观科研过程、参与科研实践和探讨科技问题等活动,增进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其使用科技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国家科普能力,增强公众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教育类科普基地
 

 

宝贝科学探索馆是2008年认定的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宝贝科学探索馆是2008年认定的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科技教育类科普基地,是指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以少年宫、青少年之家、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科学站等校外科技教育机构为依托,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为目标,通过对科技教育的研究,规范、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开展科技教育的科普基地。
 
  科技教育类科普基地的主要功能:一是建立科学实验场所、开辟培训基地,对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特长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二是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发和组织具有时代特征、紧贴社会热点、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活动。在开发知识与技能型科普活动的同时,开拓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活动、体现综合性研究的探究性活动;三是探索和研究科技教育的新模式,编写各种科普活动方案,开发器材,开展对学校科技教师的培训。配合学校科技教育的开展。
 
  媒体类科普基地
 
  目前,大众传媒已经在科普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科普工作中具有辐射广、速度快、内容丰富的优势。
 
  媒体类科普基地,是指具有全国覆盖能力,所拥有的大众传媒资源(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报纸、杂志等)的80%以上内容,能够用于传播科技新闻、科学知识、科技成果、科普活动、科普政策等与科学普及紧密相关的信息,充分利用自身的媒介资源,在科学普及事业中发挥作用的科普基地。
 
  人才培训类与研发、创作类科普基地
 
  人才培训类科普基地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培养科普策划、创作、研发、制作相关产品的专业人才为目的所设立的培训类机构;二是指以现有的人才培训类机构为载体,依托原本具有的教育内容,结合科学普及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多学科背景的人才为目的的机构。
 
  研发、创作类科普基地是指专业的、有一定规模的、产出水平较高的科普相关产品研发、制作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市场渠道优势,能够积极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展具、教具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作等的科普基地。研发、创作是科普工作得以创新的原动力,认定研发、创作类机构为科普基地将为我国的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科普基地标准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总体框架
 
  科普基地标准的指标体系,在总体框架上分为三个顶层指标,即绩效指标、载体与资源指标、创新能力指标。在具体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从传播效果、传播资源、创新能力上,按分类细化描述各类别科普基地。
 
  传播效果
 
  从科普工作的基本方法来看,科普过程是一种大众传播的过程,是向大众传播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及以科学方法,传播者和受众者通过交流、互动和共享知识的过程。本指标体系所指的传播效果主要针对科普受众而言,衡量科普基地传播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受众的人数、受众接受科普教育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
 
  传播资源
 
  传播资源是指科普基地用于支持科普工作开展的设施设备、人才、资金、场地等资源。
 
  创新能力
 
  科普基地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普基地的展示内容、展示手段、科普功能、活动形式等方面上是否有所突破和创新,在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支撑条件、培训效果和工作效果评价等方面能否形成新方法和新模式。
 
  设计原则
 
  由于各类别科普基地具有较大差异性,如场馆类科普基地与非场馆类科普基地是以开展科普活动为手段,均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个案可以成为未来国家基地的雏形。而媒体类基地、人才培训类基地、创作研发基地还待标准设立后进行认定,其基本属性、主体成分、科普资源、开展科普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最终的受众人群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设计指标体系不能一概而论,应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的科普基地设立相关标准的指标体系,为未来的认定工作打好基础,使其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李婧、袁玮来自天津市科技信息研究所,许佳军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