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间科学、环境保护、科研工作、能源和卫生方面, 中国能实现其雄伟的目标吗?
 

1569502787(1)

 

  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领导人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中国政府正愈来愈要求科学技术提供助力,世界在这方面的期望显然是很高的。尚未可知的是中国是否能满足这些期望,实现它宏伟的目标。
 
 
空间研究:沉稳踏实
 
  中国空间科学的目标是在2001~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展现的。最大的成就是2003年把人送上了绕地轨道,成为世界上实现此举的第3个国家。中国还承诺要通过发射“海洋1号”海洋成像卫星、3颗地球观测卫星,以及改进灾害监测卫星来改进遥感技术。所有这一切都相当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正满怀信心地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它现时的目标包括一颗绕月卫星,已于2007年发射成功,明年将发射可回收卫星“实践10”,还有计划与俄罗斯联合发射无人宇宙飞船。2010年,中国将首次发射用于黑洞研究的天文卫星;2011年将与法国联合进行太阳耀斑观测。中国不断增进的计划可有多种用途,包括开发用于国防的监测卫星以及用于防治灾害的技术,如卫星成像技术在监测最近因四川震灾而形成的湖泊方面就起了关键作用。中国的计划着眼于未来的较少,而更多的是围绕
 
  着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相比而言,美国的空间计划则都着眼于未来,其空间科学仍领先于中国。但美国的某些计划,如拟于2008年开发并试飞的新型航天飞机“猎户星座号”,以及拟于2010年建成的“国际空间站”能否实现,尚难确定。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如重启月球探测计划和送人登上火星的计划,也将面临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问题。虽然中国每年用于空间研究的预算只有5亿美元,与美国用于航空航天研究的160亿美元比相形见绌,但中国的目标似乎更加现实。空间技术的用途几乎都有两重性。去年,中国用反卫星武器击落了它的一颗过时的卫星,曾引起了对于空间战争的疑惧。中国政府的意图是稳步前进。毕竟,龟兔赛跑,谁是赢家,尽人皆知。
 
 
能源:努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2004年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可再生能源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宣布承诺到2020年,全国能源
 
  的16%将是可再生能源。其余能源主要来自燃煤。中国飞速的经济增长加剧了环境问题和世界燃料供应的紧张。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后减至15%,低于欧盟的水平,后者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定为20%。但中国依然雄心勃勃,2005年2月中国宣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9月,中国发布了可再生能源计划,其中绝大部分是水力发电,此外包括生物能源以及水力、太阳能和地热发电。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了相应政策,如放缓对新建燃煤工厂的审批,加速批准风力电站等。2007年,中国以820亿人民币的投资,成为世界第二新再生能源投资大国,次于德国,而领先于美国。事实上在2007年9月之前,中国的一些计划,如2010年风力发电50亿瓦的目标就已达到。风力发电是最大的成功,过去3年中年增一倍,使中国于2007年位居世界第五。其他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将更困难些。生物能源实现2020年300亿瓦的目标应需建立1000个发电厂,而过去两年中只建了寥寥几个。但总的说来,中国似乎可以达到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目标。此外,中国为解决环境问题还致力于发展清洁煤技术和核能,并要求提高能源的效能。去年,中国已将地方政府官员的提升与能源利用率和减排目标挂钩,使其与完成GDP和计划生育目标同样重要。
 
 
疾病防治:任重道远
 
  中国卫生系统在2003年SARS爆发早期不能胜任其职,多半是因为缺少政府支持。医院经费中来自政府的仅占10%,其余靠病员支付,然而许多病人还缺少医疗保险。SARS问题说明人民健康应由政府负责,不能推给市场。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上宣称要在3年内建成疾病防控系统。由于高层支持,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中国大大加强了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并严格筛选潜在的供血者。2006年初,减少并防治艾滋病(2007年感染者人数估计为70万人)5年行动计划公布。由于政府的支持,获得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的病人已从2003年的5000人增至2007年的3.9万人。中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现在病人就医还十分困难。边缘、穷困地区尤其如此。中国宣称到2010年要给80%的艾滋病患者获得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许多重大的监控政策现已实施到位,其中包括将各地医生列
 
  举的31种病例存入国家数据库,为监控提供必要条件。汶川大地震后,政府在两周之内建立了突发疾病的监控系统。长期在中国工作的美国疾控
 
  中心官员伊普将中国震灾后与美国卡特里娜州飓风灾害后的应对措施作了比较,他说:“如果将这比作一场奥林匹克赛,中国得分为9.8,而美国则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