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于北京召开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上,中国的科学家和决策者回顾了近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在生态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并讨论了遏制环境恶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异常严峻”,科技部的徐俊(音译)坦承道。例如,在过去十年里,因农田开垦和采矿活动,中国草原的四分之一以上已经消失,而剩余的400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中,90%的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沙尘暴等多种问题。
 
  沿海地区面临来自环境污染、水污染和经济发展的更大压力。“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的情况最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学家于秀波(音译)博士指出。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57%的湿地已经消失,大部分原因是土地开垦活动造成的。同一时期,红树林和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也分别减少了73%和80%。基于政府批准的一些开发项目,CCICED报告的作者估计,到2020年,沿海地区还将失去5800平方公里湿地。
 

湿地生态环境亟需恢复

  中国对于湿地生态环境的问题一直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中心崔丽娟(音译)博士称,林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对湿地生态进行了测绘,建立了2538个自然保护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其中覆盖了一半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徐俊指出,在过去五年里,科技部将5亿人民币(约合美元7600万)用于主要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和恢复工作。今后,这方面的资金将大幅增加,并将增加一个新的重点,即评估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继2000年的生态环境调查之后,环境保护部将与中科院合作,在今后两年进行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调查,范围包括对主要生态系统提供服务评估,如三峡大坝等重大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据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生态学家钟祥浩(音译)称,对西部脆弱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恢复将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从2008到2015年,政府将拨款155亿,用于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和建立拥有十个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网络。另外每年还将拨款134亿人民币,用于帮助农民和游牧民保护中国西部地区的草原,农业部杨志(音译)说道。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以及政府2000年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驱动,对土地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中国在保护未受影响生态系统方面面临困难和阻力,而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资料来源 Nature

责任编辑 岳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