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大投资以寻找矿产资源及推进海洋研究项目的展开

 

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706/images/news.2010.DayangYihao.jpg

中国的“大洋一号”海洋探测船在印度洋西南海脊上已有新发现

 

  中国正在把它的目光转向对深海的探测与资源开发上。直到前不久,沿海和近海水域仍是中国海洋研究工作的重点。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需求的进一步增大,中国增强在争议领海和国际水域影响力的愿望也日益强烈。不久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透露出中国正在加大对深海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投入。
 

一个崛起的强国象征

  中国国家海洋局(SOA)地球物理学家刘保华表示,这一动向将在2011年开始的下一个5年预算计划中有所体现,对海洋科学特别是深海技术的研发投资将有增加。他将负责领导新近批准成立的山东青岛深海研究中心,该项目建设将于明年启动,有望3年峻工。
 
  推动这项投资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中国对石油及矿产资源的渴求。尽管有科学家担心这种出于商业目的的研究有可能被边缘化,但其他科学家认为资源勘探开发与基础科学研究可以并驾齐驱。位于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海洋地质学家林健说:“(中国)这一战略转变是极有远见的,与它的空间计划和极地研究一样,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的象征。”林健是首次参加这次研讨会的500多名与会者之一。
 
  作为中国的一艘主要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的一些发现助推了中国开展深海研究的雄心。如对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的印度洋西南海脊(SWIR)进行了研究,这一海脊沿非洲板块由北向南把南极板块分割了开来,因此在这一海脊中很可能含有深藏于地球深处的岩石地幔。
 
  2007年,由林健和杭州第二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陶春辉率领的团队在SWIR发现了首个活跃的海底热液喷口,从而结束了在超慢速扩张的海脊中是否存在热液活动的争论。今年初,为了寻找地壳内潜在的岩浆房,中国国家海洋局和北京大学的地质学家们进行了首个大规模洋底地震模拟试验,旨在了解岩浆房是如何推动海脊扩张的一些内在情况。
 
  上海同济大学的地质学家周怀洋表示,所有的这些深海探究,也凸显了中国在遥感和海底探测能力上的弱点。因此,中国在大力开发深海技术的同时,特别注重发展水下潜水器。7月初,研究人员在南中国海3000米处投放了一个名为“蛟龙号”的深潜器,该深潜器的设计潜水深度为7000米,比日本的“深海”深潜器还要深500米。
 

深海勘探有赖基础研究

  中国在推进深海研究的同时,科学家们表示,对有些工作应该加以协调。因不同的机构分别由不同的上级单位进行资助,数据和研究设备几乎无法共享,有时往往会出现项目上的重复。这次会议主席之一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家、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中方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汪品先说:“在多机构参与及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的时候,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科学家们认为,中国应该建造自己的深海钻探船并成为IODP的正式成员。为研究地球早期气候,汪品先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南中国海与IODP开展了合作研究。从对岩芯采集的情况看,汪品先说,有些数据被证明对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有相当价值的。他期待着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额外拨款2200万元,用以进行海洋-地壳演化、深海沉降和海洋生物圈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员最终希望能在南中国海建立起一个类似于美国海洋观测计划和加拿大海王星计划那样的海底观测网络。
 
  尽管科学家们对于增加投资表示欢迎,但是他们仍然担心,就单纯为发现新油田或矿产资源作为重点有可能会干扰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大洋一号”原先就是冲着完成这一目标去的。出于单纯目的而从事的拨款研究看来一时还难以实现,许多人相信,中国的SWIR工作与其说是受资源驱动,不如说是为这一目的而衍生出的。因此,为了加快远洋勘探事业的发展,中国应该同类似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这样的顶尖研究机构合作,否则,这一工作短时间很难有起色。
 
  林健指出,扎实的基础研究是发现新资源的关键,他认为SWIR研究有助于发现丰富的铜、铅和锌等硫化物贮量。当今年5月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探测多金属硫化物的有关规定时,中国就提出申请对SWIR进行探测。林健说:“没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以科学为主导的技术发明,资源的搜寻最终将无果而返。”
 
  汪品先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在科研与商业勘探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未来将是光明的。他说:“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开创一个双赢的局面。”
 
 

资料来源 Nature

责任编辑 则 鸣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蛟龙号

图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

 

826日,中国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联合宣布,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并创造出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

据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高技术装备,同时为中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中国科技部于2002年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

经过6年努力,完成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完成水面支持系统研制和试验母船改造,完成潜航员选拔和培训,从而具备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

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

20098月开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组织开展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工作。2010531日~7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并创造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记录,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在短短11个月内,中国载人深潜试验完成了从零到3700米水深的重大跨越。专家称,这一海试成功实现了中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标志着中国继美、法、俄、日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此次海上试验还充分验证潜水器的功能和各项技术指标,为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以及更大深度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