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类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油价也随之不断提高,2008年初曾一度上涨至每桶原油100美元。从长远来看,随着石油资源逐渐耗竭,石油生产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而廉价石油时代必将过去。在应对后石油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石油产量或达极限

  2000年,沙特石油地质学家萨达德·侯赛尼(Sadad Husseini)公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作为当时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生产与开采部总监,他对于业界关于未来石油产量的乐观预言一直持怀疑态度。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对全球250个大油田的数据进行了跟踪,并计算了每座油田的所剩原油量和耗竭速度,然后汇总了未来数十年有关新油田的开采计划。结果他发现,不少石油专家“不是曲解了世界石油的储存量与产量,就是模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主流预测表明,石油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与全球需求量的增长基本一致。而侯赛尼的分析结果却表明,自2004年起,全球石油产量呈下降趋势。值得警惕的是,石油产量的上升最多能维持15年,随后常规石油的产量开始“出现一种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
 

全球石油需求正迅速增长,而供应已接近极限

 

  然而,侯赛的分析与阿美石油公司的预测并不一致。该公司拥有2600亿桶石油资源,作为全球石油储量最大的企业,其石油资源约占世界已探明的原油储藏量的1/5。该公司预测,人类拥有的石油储量仍然可以维持数十年。因此,沙特石油部长阿里·阿尔纳米(Ali Al―Naimi)对侯赛尼的报告持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2004年,侯赛尼从阿美石油公司退休后,成为了一名石油行业的顾问。如果侯赛尼所说正确,那么严重依赖廉价石油的当今世界,包括从国防到交通运输以及食品生产在内的关键行业,都将面临后石油时代对其产生的影响和挑战。
 
  侯赛尼并非是揭示全球石油产量将达极限的第一人。早在数十年前,一些石油地质学家已经论证过:当全世界原油储藏量被开采一半时,要保持石油产量的稳定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根本无法做到。1900年,全球石油日产量不到100万桶,现在已增加至8500万桶,但总有停止增长的一天。为此,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后石油时代,一旦美国和其他石油进口大国不惜代价谋取石油资源时,世界就会出现经济衰退甚至爆发战争。
 
  关于全球石油产量出现峰值的预测仍饱受争议。这并非因为人人都以为石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因为没有人确切了解到还有多少石油仍储藏在地下,以及我们离石油总储藏量的“转折点”还有多远。石油悲观主义者如侯赛尼认为,峰值已迫在眉睫或者已经到来,转折点已经潜伏在日产量的波动中。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原油的价格一直不断上涨,甚至在2008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
 

侯赛尼预测,世界石油产量最多维持15年的增长

 

  相反,石油乐观主义者坚持认为,转折点要到数十年以后才会出现。因为全世界还有大量已探明的石油可供开采,其间,甚至还可能发现新油田,包括地球上还储藏着非常丰富的“非常规”石油,如加拿大西部拥有丰富的沥青砂矿。乐观主义者还指出,历史上每当悲观主义者预测峰值即将出现时,由于新油田的发现或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石油产量总能保持一贯的增长势头。
 
  很多石油专家至今还认为,目前的高油价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现象,是由于技术瓶颈、亚洲对石油需求激增以及美元贬值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油价飞涨并没有拉升石油产量的剧增。一般来说,油价上涨会刺激石油开发商在新技术开发和油田开采方面的投资。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油价一直在不断上涨,但全球的石油日产量却始终徘徊在8500万桶上下,这是否印证了侯赛尼预测的关于石油产量的“转折点”。
 
  如此惊人的变化使得骄傲自大的石油产业也开始紧张起来。2007年秋,国际能源组织宣布,2030年全球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将增加1/3,即每天需要1.16亿桶。然而,几家石油公司的执行官都对届时能否维持目前的石油产量表示了怀疑。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的总裁克里斯托弗·德·马杰里(Christophe de Margerie)在出席伦敦的一次业内会议上宣布:石油日产量的最乐观估计约为1亿桶,这意味着2020年全球对石油的需求将超过石油的供应能力。2008年1月,英荷壳牌集团总裁杰罗恩·范德尔维尔(Jeroen van derVeer)曾预测:“2015年以后,较为容易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再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石油危机影响深远

  当然,一些思想保守的石油企业家如马杰里和范德尔维尔,他们并不在乎地质意义上石油产量峰值的出现。在他们看来,主要是地球上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而不是地质因素成为提高石油产量的主要障碍。以饱受战争破坏的伊拉克为例,这个国家拥有巨大的地下石油矿藏,但严重的动乱影响了它的石油产量,仅仅为沙特阿拉伯的1/5。而在委内瑞拉和俄罗斯这些国家,外国石油公司又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无法全力投入油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前美国石油专家爱德华·莫尔斯(Edward Morse)称:“就中期而言,问题不在于是否有足够的石油可供开采,而在于如何去克服生产石油遇到的政治障碍”。
 
  然而,石油乐观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地质学意义上的极限已经迫近。以石油发现率为例,显然,石油在没被发现之前是无法开采的。自1960年代以来,尽管科技突飞猛进,包括帮助企业发现深层石油的电脑地层成像技术,但每年新发现的石油储量却在逐渐减少。至于发现新油田速率下降的原因,这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大多数地理位置适中的“大象”油田,都是在几十年前发现的。剩下来的油田相对较小,不仅难以发现,而且想要保持同等石油产量,就必须发现更多的中小油田。如2007年11月,业界巨头为巴西海岸Tupi油田的发现欣喜若狂,它是7年来人类发现的最大油田。而实际上,Tupi油田的储量规模只相当于沙特阿拉伯Ghawar油田的1/15。
 

由于能源的巨大需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要从印度进口大批燃料

 

  小油田的经营成本要高于大油田。一位名叫马特·西蒙斯(Matt Simmons)的银行投资家称:“全世界小油田不计其数,问题在于需要不计其数的钻探设备去开采。”这种经营成本上的差异,是石油企业偏爱大油田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们供应的石油占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大型油田都是在几十年前发现的,其产量已经接近峰值,甚至开始下降。曾经的石油高产地区如北海和阿拉斯加北坡,其石油产量也逐渐在下降。
 
  在全球范围内,现有油田的产量每年减少8%,则意味着石油公司为了稳定目前的供应量,每天必须多开采700万桶原油。另一方面,全球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为了满足这部分增长的需求还要多生产数百万吨石油。但是,随着油田储量的缩小、成本的上升和各种政治壁垒,发现新油田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包括壳牌石油公司和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内的不少石油巨头,新发现的石油储量都明显少于其石油的开采量。
 
  随着现有油田的产量逼近极限,以及全球对于石油的需求持续增长,供求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按照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总裁詹姆斯·马尔瓦(James Mulva)的说法,到2030年,全球40%的石油应该由目前尚未开发甚至尚未发现的新油田提供。2007年秋,在一次纽约会议上,马尔瓦预测全球石油日产量将停滞在1亿桶的水平上,这一数字与道达尔集团总裁的预测结果刚好吻合。“还能到哪里找到那么多的石油呢”?马尔瓦认为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此看来,廉价石油的时代已经过去。在1970年代发生的中东石油禁运期间,美国采取了孤注一掷的措施来保证其石油供应顺畅,甚至制定了武力计划来攫取中东的石油。
 
  虽然华盛顿现在已经不再采取军事行动,但这样的紧张局势仍有可能再现。由于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欧佩克成员控制了全球75%的石油资源,它们的石油生产出现峰值的时间要滞后于其他产油地区,这便给了它们更多的时间来控制油价乃至世界经济。石油生产峰值的出现还意味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均可支配的汽油、煤油和柴油数量都要显著下降。如果说这种情况对于美国那样的能源密集型国家来说是一个坏消息,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灾难性的。因为人们所依赖的石油燃料不仅用于交通运输,还用于蒸煮食物、照明和灌溉,等等。
 
  侯赛尼担心的是,世界已经淡忘了对未来石油危机的警觉。节油汽车、替代能源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枯竭所带来的影响。然而更大的挑战可能是让这个油荒的社会学会了减少需求。目前,关于改变能源密集型生产方式的讨论还未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随着石油枯竭的那天来临,“它终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候赛尼说。
 
 

资料来源 National Geographic

责任编辑 绍 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