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理查德·加拉赫(Richard Gallagher)

 

  在美国,对研究人员过失行为的惩罚有时过于严厉,这种情况亟待改革。
 
  在惩罚期结束后,研究人员理应以正常的科研人员身份投入科学界。但实际上,他们无法做到。
 
  作为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PHS)的一项职能,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负责查明和惩治科学欺诈者。为保证科学研究的诚信,ORI制定了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标准。为了维护研究的公正,考虑到研究人员以及公众的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程序至关重要,ORI的工作必不可少。
 
  然而,他们的工作存在一个问题:违例者所承受的处罚远远超过预期的规定。
 
  正如《科学家》副主编艾莉森·麦库克(Alison McCook)报道的那样,对于研究人员来说,3年内被禁止获得联邦基金的资助就意味着被宣判无期徒刑。就遭受过惩罚经历的人而言,这意味着永久性地丧失机会并失去职业发展的前途,许多人因此离开了科学界。即使如此,曾经的错误经历依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
 
  这绝不是处心积虑,任何公正的司法制度都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罚,并给予“还原”的机会。
 
  目前,ORI调查欺诈的程序似乎很公平,但对有不端行为人员的处罚范围,显得过于模糊。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咨询PHS的审查委员会来确定惩罚措施,并限制联邦资基金的资助,但这两者仅仅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
 
  为公平起见,这些判决的执行必须明确一定的期限。这意味着,惩罚期过后,研究人员理应以正常的科研人员身份投入科学界,但实际并非如此。
 
  针对研究人员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会出现在网络上,包括多个地方的门户网站。无处不在的网络搜索意味着这种谴责被无数次的重现,行为不端者的名誉受到永久性的玷污,其职业生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这样的惩罚无疑是一种终身监禁。
 
  无论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行为指南,还是联邦登记册公布的针对科学不端行为的调查结果,都会长期保存在互联网上。只要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这一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而ORI的有关负责人,必须就政策引发的“间接伤害”表示歉意。
 
  说的重一点,这不仅是间接伤害,它是对研究者严重的司法不公,也是国家诚信系统、科学系统中的一个污点。
 
  这与目前美国的监狱系统颇为相似。因为,即使是服刑期满后,囚犯仍将无法找到工作,因为他们有犯罪记录。但是,把重刑犯与这些科学家放在一起比较是否公平呢?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消除科学不端行为调查结果的网络存档得以解决。为什么不把欺诈者只列在ORI的行政行为处罚的清单上,或只介绍他们目前的情况?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对违例者的惩罚是为了防止其他人的违规。加强措施以解决欺诈行为是必要的,但其中部分遭遇者的经历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整治欺诈行为。但无论怎样,都应该遵从文字和精神层面的相应规则。对科学欺诈者的不公平处理是科学的耻辱,也是对受害者的一次沉重的打击。
 

资料来源 The Scientist

责任编辑 绍 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