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复旦,名人大腕多,去年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支持的材料系教授俞燕蕾(见图)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腕,虽然她走在复旦的校园可能并不起眼。那天采访俞老师于我而言实际上是听故事,听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讲她的成长经历。刚过不惑之年的俞老师已是国际上光响应液晶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之一,去年6月她应邀在美国著名的“戈登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她也是明年即将召开的两个液晶材料领域的国际会议的主席。由于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工作,33岁的她即被破格聘为复旦教授,今年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已获公示。而她又同时是一个在小学读两年级孩子的母亲,一个有着温馨家庭的小女人。这些在旁人看来难以兼得的东西,何以俞燕蕾就能得兼?我在了解了她的故事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命运之神确实对她很眷顾,但是其实这一切的背后还是有着明显的个人因素:她的坚持和努力、她的性格和她的心态等。以下记叙的俞燕蕾的故事或许对正在成长中的年轻学子或者发奋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们会有所启发。
 

勇抓第一次机遇:保送中科大读研

  1971年出生的俞燕蕾是安徽合肥人,1989年她考进安徽大学化学系。刚进大学时俞燕蕾说自己不太自信,周围人优秀的很多,但她学习一直很不错,年年拿奖学金。由于学习不感觉有压力,大学期间俞燕蕾参与了很多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工作,大三、大四时,她已是在安大小有名气的学生会主席。她带领一帮人搞了文明寝室评比,海报评比,搞了演讲比赛(她自己还得了第一名)。在回顾这段经历时,俞燕蕾这样说:“安大四年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段青春岁月经历。我是O型血的人,做事比较爽快,这些性格在大学时都释放出来,功课也学得挺好,住校时间也多,所以就有精力参加不少课外活动,这些经历对自己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俞燕蕾的这种能力在她毕业选择研究生方向时充分体现出来。当时安大有政策,保研直升只限本校。从小就有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使俞燕蕾不愿意久呆在安大,因此花了很大精力去争取保送到外校读研的机会,最终学校同意她和另外一个学生被保送到中科大。把几乎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被学校保送到中科大读研这对俞燕蕾是她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中科大的三年对俞燕蕾改变很多,她接触到这么多省外的优秀学生更坚定了她想到外面去闯一闯的想法。在中科大一开始她也很不自信,因为周围的很多同学太优秀了,而且科大女生特少。回顾这段经历,俞燕蕾至今难忘:“科大的氛围特别好,拼命学英语,大家都想着出国,很多人托福基本上都考满分,同时科大也很自由。这和安大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安大是集体意识很强的氛围,而到了科大感觉个人奋斗很重要。在科大就是做科研、读外语、出国的人很多,我在那里才知道人与人在智力上确实是有区别的。”
 
  从研二起,俞燕蕾开始接触课题,做的是导电高分子,导师给了一个大方向,平时不太管他们,就这样从刚开始时不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到知道了查文献、设计、做表征等整个科研过程。那时科研条件也不好,查文献都要到省图书馆。
 
  在科大几年,俞燕蕾评价自己是作为一个很单纯的学生在那里学习生活,她和导师相处得很好。毕业时父母想她能留在当地工作,但她仍想到外面闯闯,她向往的工作之一是能到上海做一份办公室白领的工作,“当时对自己未来有过不少设想,但就是没有想到日后会选择做学术,做教授。”父母很理解她想到外面闯一闯的想法。由于幼时生活圈子里有很多上海的印记,故她对上海一直很向往,这一点从她把50多份求职简历全部寄往上海的有关单位就足以看出。
 

变不可能为可能:硕士毕业生到复旦任教

  但投出去的简历几乎都无回音。上海那时已开始有了招聘会,已下了决心的俞燕蕾就约了一个同学一起到上海找机会。到了上海后她俩住在控江路上的一个旅馆里,在招聘会的上海水产学院展台,她甚至已经考虑接受在该校做文秘工作的建议。就在准备回合肥的前一天,由于所住的地方离复旦大学较近,她和那位同来的同学就想到复旦大学去转转,到了复旦她就抱着随便问问,不抱希望的态度。俞燕蕾说她当时就在复旦校园里随便拦住一个人问是哪个系的,有没有化学专业相关的课题组招人?天下就有这样的巧事!被她拦下问询的这个人恰好就是材料系的老师,他让俞燕蕾到跃进楼三楼找材料系卜海山老师去问问,就这样她找到了卜老师。
 
  卜老师一看一个女孩能直接找到他的办公室有些意外,待俞说了自己的情况后,卜老师随手拿了一份高分子化学物理专业博士生入学卷子让她做做看。由于卷子答得不错,卜老师对她印象不错,说愿意考虑,让她回家等消息。回家后一个多礼拜,放心不下的俞燕蕾给卜老师打电话问问有没有消息,电话中卜说有点难度因为俞是硕士学位,当时复旦已入选“211工程”,进复旦已经开始要求有博士学历。情急之下,俞燕蕾父亲陪着她赶来复旦面见卜老师,这一举动让卜老师看到了这个女孩的决心,就决定帮她。最终她如愿进了复旦材料系任助教。听到这个消息,俞燕蕾的硕士导师宗慧娟特别高兴,因为硕士毕业生能进复旦做老师太不容易了!那一年是1996年。
 
  至今说起这件事,俞燕蕾都称是奇遇,如果不是复旦给了她机会,如果没有碰到卜老师这样的好人,以后的故事都无法续写。我能明显感觉到俞燕蕾说着这些时内心存满感激,她把当年能进中科大读硕视之为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而能进复旦这所她非常向往的著名学府任教被她视之为人生的第二次重要转折。
 
  96年进复旦后,俞燕蕾就在卜老师的组里,她各种事都争着去做,当时复旦已经进入“211工程”,要求青年教师有博士学位。俞燕蕾通过学校人事处报考了WSK(出国人员英语水平考试),人事处也由此知道她的考试成绩不错,不久(98年)正好有日本文部省的日中高校青年教师的交流名额分配下来,加上当时上海市已把材料学研究列为重点,人事处就找了材料系主任,问俞燕蕾愿不愿意去日本读博。俞闻之当然很愿意,既能读博又能出国何乐不为!
 

关键是有自己的idea:从愁毕业到领跑液晶材料研究

  这样在长春强化学习了一年日语后,2000年俞燕蕾去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在日本先读了半年的预备生后,她到了自己选择的导师池田富树教授的实验室里读博,池田教授是高分子液晶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他非常强调要做别人没做过的课题,当时他领导的课题组时有文章在该领域的一流杂志上刊登。在这样有创新力的团队工作,虽然压力很大,但是长进也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俞燕蕾注意到随着机器人、人工肌肉等的发展,具有智能形变能力的柔性材料研究越来越热,而当时的形变技术多是采用凝胶和导电聚合物等材料通过电场控制形变,俞燕蕾决定把自己的方向定在使用液晶材料,通过光的作用导致形变的研究上。
 
  关于在日本留学生涯的情况,俞燕蕾日后在一篇文章中有过详细的描述:2001年秋,正在准备自己的第一篇文章的俞燕蕾读到了德国科学家利用液晶聚合物发出的光照能够产生大尺寸伸缩形变材料的研究论文,这对俞燕蕾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从不失眠的她彻夜难眠,甚至产生过退学的想法。但在冷静下来后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工作,她决定挑战现有的两维伸缩形变,研究更加复杂的三维形变模式。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俞燕蕾终于找到了一种通过光可使液晶材料弯曲的方法,随后又发明了可控制材料各向弯曲的方法。
 
  2003年9月11日,以俞燕蕾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英国《自然》上发表。这篇文章只有一页纸,虽然只有一页纸,但这一工作涉及光能到机械能直接转变在原理和工艺实现上的突破。这篇论文提示,从能源转化的角度,利用这类材料的光致形变可以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动力,所以这篇文章出来后,即在世界的相关研究领域以及日本媒体引起强烈反应,日本有50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这件事的价值或许作为当事人的俞燕蕾当时也不会非常清楚,当时她的直接反应是,啊,我能顺利毕业了!事实上,因这篇文章发生改变的人和事不少。除了俞本人得以按时拿到博士学位(池田教授组内在15年里只有一个日本女孩拿到博士学位,俞是第二个,而且是在三年内),她的老板也因为这篇文章在一段时间里不用愁经费了,智能形变材料也成为这个组的主方向之一。
 
  尽管收获了很多荣誉,但俞燕蕾感到坦然的是,把液晶材料做成方向可自由控制的弯曲材料这个idea是她提出并最终付诸实现的,当初她提出这个想法时老板并不重视。有关液晶材料光致形变的工作一开始是池田组内一个日本学生在做,但结果一直不理想。俞燕蕾加入后,由于俞的基础较好,所以她针对问题想到液晶分子排列是可调整的,而利用光源的偏振性能再结合液晶分子的排列有望实现弯曲方向自由控制这个功能,正是这个关键的idea使这个工作柳暗花明。
 
  俞燕蕾把这段留学生涯视之为自己人生转折的第三次机遇。能实现这次重大转折,虽然主要得益于自己的积累和坚持,但俞燕蕾也深深感激她的老板池田富树教授的开明,让她一个中国留学生做第一作者,以前这种高档次的文章都是日本人做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池田老师的开明激发了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让她更有信心,这是至今让俞燕蕾深深感念的。说到感激,俞燕蕾说她要感谢的人很多,这篇文章的写作基本上是俞燕蕾完成的,俞说自己的英文写作底子多亏了卜海山老师当年的帮助。另外她的先生为支持她,到日本陪读了一年,也是幕后的支持力量。
 

不断在开拓有深度的研究工作

  2004年初,俞燕蕾如期拿到博士学位,但由《自然》杂志这篇文章引发的效应仍在发酵,好几个国家的实验室来邮件邀请俞去做博士后研究,而国内也因日本媒体的报道后开始关注到这个工作,复旦校长通过中国驻日使馆给俞发去贺电,有关方面通过大使馆找到俞,希望她学成后即回国。就这样在俞燕蕾拿了博士学位后的第二个月就回到复旦,而复旦让她破例享受“引进人才”政策。受惠于这一政策,俞得以在回复旦的当年,也即她33岁时由讲师直接提升教授,并在当年受聘博导。
 
  刚回来的这一年,卜老师已经退休,她一方面从头开始筹建实验室,招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同意下又去日本做了十个多月的兼职研究员,2005年2月回国。
 
  回国后俞燕蕾一直致力于光响应液晶高分子的研究,构筑光致形变材料和光响应功能界面材料,开展分子设计、微观结构精确控制及光功能性的研究。在开发可室温快速形变、多种波长光(紫外、可见、近红外)响应新材料及大幅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具有光能-机械能直接转换特点的柔性微器件研制,开发出光控微泵、微阀、微马达等原型样机,并组装出全光驱动的的多关节、多自由度微型机器人。
 
  迄今,俞燕蕾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近5年被他引1 000多次,其中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那篇第一作者论文2006年入选“The Nature top ten”,位列第2。2004年俞燕蕾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年和2006年分别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和“青年科技启明星”,2011年获得启明星跟踪计划支持。回国后,俞燕蕾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及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2次和邀请报告10多次,包括在美国召开的2011戈登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那天,在俞燕蕾的办公室,她用漂亮的PPT和视频给我演示并讲解了她近年来的工作,特别关于他们研发的全光驱动微泵、微阀和微机器人方面的原型样机演示令我印象深刻。俞燕蕾能在很有限的时间里把很复杂的事情讲清楚,这种能力也使她在多次评审会上作汇报时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俞燕蕾的研究工作及其意义详见其本人在本期杂志上撰写的综述)。
 
  访问中,俞燕蕾多次提到复旦和上海的环境对她研究工作的帮助。俞说她们不少工作都是和复旦一些高水平的研究组同行交流后产生的,包括和高分子系、化学系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组交流,这些交流、交叉激发和赋予了她不少创造灵感。
 
  俞燕蕾说她还是喜欢上海的环境:“我回国就想回上海,回复旦,复旦还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做事情的地方。上海的一些人才培养计划如启明星、曙光等人才计划让我们有了更大的舞台。去年拿到启明星跟踪我很开心,钱虽不多,但这是一种认可,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舞。”
 
  “学术上只要你付出就能得到回报,是相对公平的,你只要沉下心来就会有收获。现在不缺文章,而是缺有深度的工作。”临别时,俞燕蕾的这一番话令我难忘,我把它写在最后,让更多的人分享。
 
 

江世亮采写自201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