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基于小鼠的研究显示:锯齿状息肉的形成依赖于肠道细菌。

 

http://www.the-scientist.com/images/News/March2014/310clost.jpg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根据3月3日出版的《实验医学杂志》(TJEM)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能彻底影响某些肠道肿瘤的形成。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转染基因、过表达生长因子HB-EGF),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盲肠诱发出了锯齿状息肉。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不是导致息肉发生的全部原因,细菌也是息肉发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喂养抗生素混合物的转基因小鼠不会形成息肉。
 
  “我们能够证明,肿瘤的形成是依赖于肠道特定部位的微生物,”负责这项研究的塞尔吉奥·里拉(Sergio Lira)说,“如果存在抗生素或盲肠中存在的微生物群稍有不同,肿瘤不会形成。”
 
  “这项研究增加了我们对肠道微生物和结肠癌之间联系的认识,目前已经在动物模型中证实了这种因果关系。在人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寻味的(尚未证实人体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的微生物生态学家罗布·奈特(Rob Knight)在发给《科学家》杂志的一封邮件中说道。但他并没有参与此项研究。
 
  纽约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马丁·布拉斯(Martin Blaser)说:“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微生物在慢性炎症和癌症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布拉斯同样没有参与上述研究。因为“此项研究的另一个模型也发现了相同的现象。”
 
  研究人员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胃癌,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细菌可以影响癌症的发生。
 
  发现抗生素可以防止息肉形成后,研究人员尝试着用对照组小鼠粪便喂养抗生素治疗组小鼠,探索是否只有细菌可以逆转药物的作用。肠道无菌的小鼠摄取肠道细菌,同样产生了息肉。
 
  研究人员将转基因小鼠的胚胎移植到另一个无瘤的雌性小鼠体内,出生时,接种代孕母鼠肠道细菌,25周后,移植的小鼠才发生肿瘤,而基因相同的对照组小鼠12周就产生了肿瘤。这表明,肠道菌群的微小变化可对肿瘤的生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里拉说:“实质上,这表明同一个基因产生突变,在不同个体中可能引起不同的结果。”
 
  研究人员检查小鼠肠道时发现,有两种病菌已侵入到肠上皮细胞,并且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减弱,主要是细胞粘附分子减少,如E-钙粘蛋白,与相邻的正常组织相比,息肉已经形成。里拉说,大多数肿瘤寄居的细菌属于梭状菌属。研究人员还观察到息肉附近的炎症因子在增多。
 
  里拉认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微生物是如何影响肠道上皮细胞的:是增加了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还是仅仅利用肠上皮细胞已存在的薄弱点呢?“现在,我们需要回过头去进行纵向实验,在探索肿瘤发生发展原因的同时,去了解肠道上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原因。”
 
 

资料来源 The Scientist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