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构建产业创新链、营造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纷纷做出尝试和改革,力求在世界产业技术发展中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在构建产业技术服务创新链方面,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罗罗公司开放创新的国际化研发模式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飞机发动机、涡轮产品的公司,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罗公司”)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开放式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学联合,成立大学技术中心(UTC)。截至目前,已经与世界上28所大学建立了此类中心,形成横跨全球的以罗罗公司为核心的大学技术中心网络(UTC)。UTC成为罗罗公司研发活动的主体和重要的外部知识和技术源泉。这种合作模式,将单纯的基础研究和未来的技术研发集合在一起,改变了罗罗公司以往主要依靠公司力量进行研究的做法,网罗了世界一流的人才和技术,为保持其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做出了巨大贡献。罗罗公司2008年以来先后加入了7个先进制造技术联合体(研究中心),形成了自己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创新链网络。基于提升国家和地方竞争能力、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并打通本国产业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等目的,政府机构往往会在技术联合体成立之初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帮助大学建设办公和研究场所、采购一流的研发和生产设备,因此这种联合体也是一种公私合作(PPP)的典范。
 
 
英国技术与创新中心创新链
 
  英国技术与创新中心的建立是一种国家行为,主要是为了整合国内研发力量,集结国内优秀的研发资源,构建合理高效的国家级研发创新链条。主要做法:一是建立技术与创新中心,打造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了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英国政府决定在2011―2014年的4年里,委托技术战略委员会,投资2亿多英镑打造9个技术与创新中心(TIC)。目前已经在高附加值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细胞治疗、卫星应用、互联数字经济、未来城市和交通系统等领域建立了7个中心,还将在能源系统、分层医学诊断方向设立两个新的技术与创新中心;二是依托创新实力较强的大学进行技术服务创新链建设,每个方向的创新链依托较强的大学进行建设,英国实力较强的大学都参与了技术服务创新链;三是技术服务创新链构建的核心是为了企业与产业。与企业保持合伙人、购买、研发合作等密切的联系方式,为企业提供研究、开发、试验、验证及产品化的平台。积极识别和判断未来的新兴技术领域,根据英国科学界、研究理事会和技术战略委员会的多方意见,选定大数据和高能效计算、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农业科技、储能、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自动机器人、卫星与航天技术应用等8个前瞻技术领域进行重点投资,支撑相关产业发展。四是技术服务创新链采用公司化的运营模式,对产生的知识产权拥有自主权,不受政府部门干涉。英国的世界级的创新链在各个环节进行无缝对接,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法国先进研究专题网络创新链

  通过围绕共同目标,推进地理位置邻近的科研机构和高教部门联合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法国构建了近20个专题领域创新链。在专题选择方面,法国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基础研究是一项政治性选择,国家决定要继续加大投入;二是人文和社会科学不能被边缘化,相反,应纳入优先领域各个层次的研究活动;三是多学科性是现代研究计划的基础;四是把安全和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社会需求纳入所有研究计划之中;五是研究活动中要考虑其应用前景,寻求其成果商业化。技术服务创新链成功构建的经验:一是以研发联盟作为创新链的主体保障组织:法国围绕国家创新战略的5个优先领域,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健康、能源研究协调等5个研发联盟,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的公共科研机构、著名私营科研机构和大型研发集团。二是以技术路线图作为创新链建设的主线:按照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路线图分工协作,开展相关领域的优先项目的同时,也以技术路线图的形式将研发计划内容融入欧盟研发框架计划和专项计划,参与欧洲和国际上的合作与竞争。近年来,先进研究专题网络创新链进一步发展,法国已经形成多个领域的竞争力集群。法国政府已经正式审批成立的竞争力集群共71家。作为国家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法国竞争力集群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且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着灵活的组织管理方式,从创新研发、市场化运作、信息交流与共享、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与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6个方面为成员服务。
 
 
德国的研发创新网络
 
  德国视网络化技术服务创新链的合作形式为其高科技战略的重要目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工具。在各政策框架下,德国政府系统推动网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如德国多部门联合实施“创新力网络”规划,即以研发项目为导向,以支持技术合作为主,在联邦与州两个层面上运作,包含“德国创新力网络倡议行动”、“德国网络管理资助计划”等多个行动计划。在政府的推动与扶持下,德国创新研发网络遍布各个层面与领域。德国的科研体系结构完整,科研机构配套齐全、分工明确,研究力量配置合理,这与德国政府对内整合创新体系、对外聚合创新资源的机制建设密不可分。德国技术服务创新链注重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将政府、企业界、科技界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全部纳入创新网络,通过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创新知识的产品转化。随着创新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高速流动,德国政府致力于通过广泛科技合作筹措全球创新资源。与西欧国家和北美国家的合作以尖端合作科研、大型科研基础设施联合建设、青年科学家培养与交流等为主;与俄罗斯、中国、印度、南美等国家的合作旨在在国际范围内开发创新潜能,吸引发展中国家学生来德国学习并留住优秀人才,宣传德国作为研究目的地国家的优势和吸引力,促进国家间技术转移等。
 
 
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创新链
 
  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T)主要是构建知识创新利益共同体(KIC)。2008年,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整合欧盟各国高等教育机构、企业及研究机构的研发创新资源,建立公私伙伴合作机制,在促进欧盟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育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促进成果商业化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上探索出了新的模式。EIT聚焦有限目标,创新链的构建主要是围绕纵向产业链,形成技术创新研发优势,因此在创新链的构建上要有所取舍。EIT主要选择气候变化、信息通信、新能源等3个重点领域,构建相应的知识创新利益共同体(KIC)。KIC下设联合创新中心17个,分布于欧洲各地,汇集了数百家顶级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KIC为独立法人实体机构,是由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组成的伙伴合作组织。依托创新网络平台,EIT逐步将各联合创新中心发展成区域创新链集群,成为加速创新过程、产生新创意和新思路的基地。在KIC,最高决策机构是KIC代表大会,代表由加盟KIC的合作伙伴选举产生,对KIC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重大项目活动等进行决策管理。KIC设有执行指导委员会(Executive Steering Board),负责落实代表大会的决定,委员由各分支机构和主要合作伙伴代表组成。执行指导委员会任命KIC首席执行官。KIC的管理团队包括:首席科技官、首席运营官、市场与联络部、教育培训部、研发部和商业开发部,各部门负责人由首席执行官任命。在组织管理上,EIT与KIC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在组织协调和宏观战略管理上,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EIT对KIC实行合同管理。KIC作为独立法人,是集教育、科研、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创新链网络利益共同体。

 

责任编辑 岳 峰

――――――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GXS4D101“科技中介服务与产业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