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周晨亮

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础研究部经理

在考虑这一期启明星采访对象时,确定了从事病原生物学研发的2019级星友周晨亮,主要是因为他的研究领域与当下的关注点和需求高度吻合,加上小周又是以应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为特色的B类星友,他所供职的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浦东张江药谷,热点、热土这些要素促成了这次访问。周晨亮所在公司很重视我们这次访问,公司负责政府事务工作的负责人还专门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泽润生物是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2003年成立后,一直专注于新型重组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20年5月,泽润生物与比尔及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签约合作研发基于重组蛋白的新冠疫苗。而我们要访问的周晨亮正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小周偏高的身材、方正白净的脸,一副无框眼镜,给人的第一印象实诚而阳光。

出生普通农家,从小自强自立

1987年,周晨亮出生在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一个典型的农耕家庭。地处皖中的枞阳是我国清代文坛最大,亦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诞生地。尽管在周晨亮出生和求学年代,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滞缓的,很多孩子初中后大多止步学业外出打工,但周家上辈特别是晨亮爷爷这代人还是乡里能识文断字的人家。到了晨亮父母这一代,每年多半时间在外打工供养两个孩子(晨亮还有一个妹妹)读书,并长期坚持下来了。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兄妹俩主要是在爷爷奶奶家,也多少受到祖上读书氛围的影响。父母朴实无华,心思单纯,表达含蓄,一直用“好好读书,好好做人”的简单道理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在周晨亮记忆中,自己和妹妹的小学时期,父母为了供他们读书,农忙时在家务农,其他时间外出打工,还要不定时向亲戚拆借学费。晨亮回忆说,“那时候,我的大部分同学在初中以后就放弃读书了,一方面原因是不同家庭对学费压力的态度,另一方面原因是中考的过程不易且难度很大,且中考之前必须先通过预考,获取中考资格后方能参加正式中考,竞争很激烈。其实,我初中时期的学习成绩不算很好,但自己很幸运,父母也努力支持我,所以我能顺利通过预考与中考,可以一直读下去”。

或许是特别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运”,亦或是从高中时期萌生的责任感,从高一开始,周晨亮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三名。高二文理科分班后,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年级前五。尽管在理科班,但老师坚持让他们每周写周记。这一规定让小周以后在语文学习包括高考作文上都多有受益。这一时期的周晨亮,除了努力学习之外,生活上也更加自立自强。“高中时期我一直住校,每个周末回家。每周返校时我都要带着大米去换饭票,一周的生活支出就只好依靠父母给我的20块钱了。”他回忆道,“但我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每天都生活得有目标有希望。学习之余我还特别喜欢踢足球,学校简陋的操场是我们常常组织足球比赛的地方,也通过这种方式我和同龄人相处得比较融洽。”2005年高考后周晨亮被吉林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录取。这个在长江边上长大的孩子,终于第一次离开家乡,踏上去北国的求学之路。

一个冲动之举,提前半年接触实验

大学求学期间,周晨亮倍加珍惜在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用他的话说,那时手机还不普及,课余的活动半径就是图书馆、电脑机房与操场。课外他参加了一个足球社团,以球为媒,他结识了不同专业的同学,这种组织能力让他当选为班级的团支书。2009年夏天,本科毕业后的周晨亮选择考研。大四下半学期他已经关注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团队领头人王宾教授。参加完研究生笔试后他就邮件联系了王老师,表达了自己想利用面试前的半年时间到王老师所在实验室作为实习生学习的愿望。事后想起来,小周还是挺满意自己当时的“冲动“之举,因为在王老师的诸多考生中,也只有他在不知道成绩,不知道会否被录取的情况下提前联系了导师,从而也让老师对这位学生留下了印象。老师当然不会打消一个求学者的热情。这样小周就比其他可能被录取者提前几个月到了王宾老师的实验室,几个月后小周得到了入学通知。在王老师实验室一年时间里,晨亮有机会接触了实验并在师兄师姐帮助下做了相关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还涉及了动物疫苗和免疫学方面的实验。

10.2

进行疫苗评价流式实验

得大师栽培,从动物学转向病原生物学

第二年因导师的工作变动,小周随老师到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方向更多是与复旦医学院流行病学的团队合作做病毒疫苗评价相关实验,复旦医学院的汪萱怡教授成了周晨亮的第二导师。与闻玉梅院士领衔并耕耘了二十多年的乙肝治疗性疫苗研发工作有交集让周晨亮的科研视野提升得到了难得的机会。用晨亮星友自己的话说,2010年至2015年,他从长春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完成了硕博学业,并获得复旦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这一时期,是自己专业上习得和进步的加速期,完成了从农学大范畴的动物科学到临床医学相关的病原生物学的转向。

采访中,周晨亮与笔者分享了研究生阶段受教于三位老师的感悟,听得出,这些经历已然成为他人生的宝贵财富。一位就是原中国农大教授,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特聘教授,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宾教授。当年王宾老师答应小周的请求,在等待考试成绩期间就同意其先来实验室见习的“善举”对小周日后的求学与工作影响非常大。以后的日子中,小周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项目,都设法做到尽早进入状态,更积极主动。一位是从事流行病学与疫苗学研究的临床专家汪萱怡教授,让小周有机会将基础研究应用到疫苗临床试验的评价中。第三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大家,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的闻玉梅教授。晨亮眼中的闻院士是一个做人做学问都一丝不苟的科学大家,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科学导师。晨亮给我们举了一个与闻老师交往的例子:闻老师对每一个需要她签的字特别重视,特别负责,只有她亲自认可之后才会签字。周晨亮一直保存着闻老师当年给他批改的论文。“常常在遇到科研瓶颈的时候,我会想到去看一下有闻老师修改笔迹的原稿,激励自己不畏困难,孜孜以求。”

研究生阶段,周晨亮在王宾、汪萱怡二位导师指导下,围绕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持久性评价、西咪替丁作为佐剂增强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效果、治疗性乙肝疫苗-乙克III期临床试验免疫学评价等开展研究。2012年起,根据导师安排,小周主要跟随闻玉梅院士团队做攻关乙克课题,即为治疗性乙肝疫苗做临床免疫学评价,这是闻院士领衔的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方向,也是小周的博士论文课题。同一时期,晨亮也力所能及地协助做一些其他领域的课题,比如与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临床医生合作做实验,“通常是感染科的临床医生带来样本,我就教他们怎么做,完成一些关键实验。临床样本很珍贵,有时甚至是只此一份,所以必须事先想好、设计好实验步骤,必须一次成功,因为没有容错的机会。我在帮助医生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关键的论文数据。这也是临床和科研的一种结合”。

梦想做出一支人用疫苗

在病原生物学领域5年的经历让周晨亮逐渐产生了一个梦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加入到疫苗研发团队。“一辈子若能做出一款直接用于人体,护卫人们健康的疫苗,是我人生至高的追求。”心怀这样的夙愿,2015年在获得复旦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周晨亮选择加盟泽润生物——一家专注于新型人用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承担单位。五年免疫学求学、研究背景使周晨亮得到了公司研发工程师的岗位。

五年来,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帮助下,周晨亮从一名研发工程师成长为基础研究部的经理,逐渐具备了新型疫苗研发项目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凭借在疫苗学、免疫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和新型佐剂等领域的研究积累,晨亮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市级课题的新型疫苗研究工作,并作为基础研究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参与了多个研发项目,如: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和手足口病预防性疫苗已获得临床批件,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临床前研究工作获得比尔及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为客户开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已获得国内第一个临床试验批件,此外还有多个新型疫苗研发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其中,周晨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双价(EV71/CA16)手足口病重组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基础研究”(这也是上海市科技人才项目)是国内首款针对手足口病重组病毒样颗粒的疫苗研发项目。相比国内外已有的同类疫苗,泽润的这款疫苗在技术路径上有自己的独创性。目前市场上可用的手足口病疫苗只对50%的致病病毒型别有预防作用,而周晨亮他们研制的疫苗通过激发针对更多病毒型别的免疫力,有望可以将保护范围扩大到70%。

由于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周晨亮先后获公司“优秀员工”“CEO提名奖”“优秀团队”和“优秀管理者”等多项荣誉。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9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参与编写著作《微生物与感染研究荟萃》和《艾滋病疫苗研究与评价》,2019年荣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称号,这也是晨亮得到的首个市级人才项目。

10.5

正在加紧研制一款有潜力的新冠疫苗

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周晨亮和他的同事正全力以赴加紧研发相关疫苗。该项工作2月份启动,5月份得到盖茨基金会为期一年的资助(100万美元)。作为项目负责人,周晨亮确定了从重组蛋白角度开展设计的路径,几个月后报道的国外文献,佐证了泽润的这款抗新冠病毒疫苗的抗原设计是独特的,并且是可以比肩国际水平的。目前该款疫苗已接近临床试验。尽管从进度看,他们的速度不算快,但是晨亮对他们团队的研发结果很有信心,用一直关注这一进展的盖茨基金会人士的说法,这款疫苗是有潜力的。

以上就是一位正奋战在病原生物学和疫苗研发一线的启明星星友的成长故事。在诸多星友织就的星云图中,也许这不是最为璀璨的一颗,但它一定是闪耀着别样光彩的星星。

侯璟琼、江世亮采写于202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