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基因编辑领域,似乎已呈美国和中国两家争霸之势。
 
  专利: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美国持有872项与CRISPR相关的专利申请而中国持有858项。相比之下,整个欧洲只有186项专利。
 
  论文:该分析还显示,美国科学家发表了2976篇与CRISPR相关的科研论文,而中国同行们发表了2059篇。排名第三的日本只有228篇。
 
  在农业和工业应用等领域,中国拥有更多专利,发表的论文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当然,单靠专利和论文并不能造就一个科技超级大国,还取决一些其他重要因素,例如政府机构的支持和研究机构的声誉。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美国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但在CRISPR领域,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的大学成功吸引了本在美国发展的中国基因编辑科学家回归故里。同时,国际科学家也纷纷移民到中国进行研究。
 
  在最新的五年计划中,中国政府强调基因编辑是一个重点。中国似乎正把精力集中在农业、医学和基础研究等领域。
 
  北京大学推出的一项类似CRISPR的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就是证明。据推测,这项名为LEAPER的新技术与CRISPR-Cas13类似,但使用的是arRNA,而不是RNA,这简化了基因编辑的传递,降低了不必要的细胞反应的风险。
 
 
伦理问题暗流涌动
 
  技术的火热发展之下,也涌动着伦理问题的暗流。
 
  CRISPR研究需要动物模型,而中国在这方面研究进展较多。目前中国至少有四个CRISPR研究团队会使用大量猴子用于基因编辑,而其他研究人员会使用狗、小鼠、大鼠、猪和兔子进行研究。
 
  据报道,加州索尔克研究所的贝尔蒙特(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与中国研究人员正在合作将人类细胞拼接到动物胚胎上。他们的目标是创造出肾脏或肝脏等器官,这些器官可以被移植到人类体内。
 
  虽然伦理问题暗流涌动,但确确实实这样的研究本身可能有助于治疗很多重大疾病,像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甚至一些癌症。
 
 
中国CRISPR研究面临的挑战
 
  中国在CRISPR研究上的全速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动物研究。全中国至少有20个研究团队使用CRISPR来修改作物基因,这是以技术为基础、旨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应用之一。
 
  2013年,中国对农业研究的公共资助接近10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多,而且此后似乎也没有减少。
 
  基于动物和植物的CRISPR研究似乎实现了两个目的。
 
  首先,它们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一些经济、政治和技术领域的地位,在这些领域,中国正与美国展开较量。
 
  其次,基因编辑为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需要想办法养活近14亿人,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对包括食物在内的资源的竞争正在加剧,因此当务之急是能够在国内生产更多的粮食。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正在迅速增长,导致了诸如肉类消费增加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患病率上升等变化。
 
  此外,一些医疗用品和服务也面临严重短缺。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目前仅有1万个器官可供移植。
 
 
中国CRISPR研究的主导地位
 
  2018年,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中国科学家将CRISPR编辑过的基因植入肺癌患者体内。
 
  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类似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卡尔•琼(Carl June)向《自然》杂志描述称,这可能是引发Sputnik 2.0(中美关于生物医学进步展开的一场决斗)的导火索。
 
  在这场决斗中,中国已经逐渐占据上风。
 
  高盛集团分析师萨尔文•里希特(Salveen Richter)研究分析了中国在CRISPR方面的努力。他指出,截至2018年2月,中国有9项注册临床研究,用于测试CRISPR编辑的细胞治疗各种癌症和艾滋病毒感染,而在美国只有一项这样的研究。
 
  如果中国真的在CRISPR研究方面占据领先地位,那么可能会转化为各种优势。
 
  关于谁发明了CRISPR的持续争论清楚地表明,未来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利权。这些专利权通常与科学研究联系在一起。两者的结合是开发专利新解决方案和产品的关键,全世界各地的人可能都想购买这些产品,尤其是那些在医疗短缺或寻找生产更多粮食的方法方面与中国面临着类似挑战的国家。
 
  Sputnik 2.0竞赛还远未结束,但好消息是,竞争几乎总会带来有益于全人类的新发现和解决方案。接下来的问题是,世界其他国家将如何获得这些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马克•普罗塞(Marc Prosser)
 
  资料来源:
 
  Inside China’s Play to Become the World’s CRISPR Super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