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岳涛希望在进一步了解血管生成机理基础上,通过微纳操控创建人工血管;
 
  硅酸盐研究所胡萍副研究员正在设计和制备超灵敏的纳米探针,以实现更早期的基因层面突变的血检,为肿瘤早期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范世望希望通过他们的智能化服务将垃圾发电的效率提升10%;
 
  瑞金医院血液科医师闫子勋希望通过她正承担的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的CAR-T免疫疗法的探索性治疗,为这种疗法提供可以写进治疗指南的内容。
 
  ……
 
  以上各自表达近期科研小目标的几位年轻人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头——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
 
 
计划出台背景
 
  提到启明星计划,对上海科技和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关注的人们应该不会不知悉。启动于1991年的上海启明星计划其实在国内的科技人才培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它比后来知名度甚高的国家杰出青年计划还要早3年,最关键的是这一计划推出28年来作为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成色始终不减,而且越来越为年轻人所追捧。
 
  追溯其原因不妨先简单回顾下启明星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人事局在做了一个有关上海人才情况的调查发现,向来以人才聚集为优势的上海实际上面临着严重的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
 
  彼时在第一线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研究院所的所长、实验室主任以及高校院系主任等),平均年龄在50岁上下,到20世纪末他们将相继退休。
 
  与此同时,这些单位30~35岁左右的年轻科技人员因为独立承担课题的机会少,有些人就准备出国。少有独立承担课题的机会也意味着得到锻炼的机会少,这种现状致使人才青黄不接乃至断层现象加剧。
 
  该研究报告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如果不迅速培养青年人才,势必影响上海今后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因此,有目标、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活跃、富有创造精神、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并重点培养扶持,使他们尽快领军挂帅,完成新老交替,这将成为21世纪我国科技能否在世界科技前沿保持高水平研究力量的关键。
 
  报告引起了上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市科委开始实施“科技专家培养工程”。
 
  这是一项涉及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的一揽子培养计划,最终目标是通过这项培养工程,造就一批跨世纪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专家,成为新一代学科和技术带头人,这项工程就包括了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从选择和培养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入手,以项目资助扶持的方式,促进优秀青年科技骨干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和技术带头人或后备带头人。
 
 
以人为本,注重培养
 
  启明星计划的名称及其寓意很容易理解,意指正在天际冉冉上升的启明之星。
 
  鉴于它的出台背景,这项计划更看重申请人的素质,而不是当时各类其他科技项目申请都比较看重的研究资历,这样就给了一批有新颖想法、有干劲,但缺乏研究资历的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以机会。
 
  许多启明星尽管后来都先后得到了各种基金的支持,但他(她)们都对给了他们研究之路上第一桶金的启明星计划怀有深厚的感情。
 
  启明星计划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对青年科技人员有强烈的吸引力,也在整个国内科技界赢得了口碑,90年代初中期全国各地有不少省市都慕名来上海了解启明星计划。
 
  截至2019年,启明星计划正式实施已逾28年,成为国内推出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始终保持口碑和影响力的人才计划。
 
  一项人才计划历时28年始终为优秀年轻人所看重并视之为人生目标之一真的不易,个中原因除了以上讲的更看重申请人的素质外,还与它始终坚持好中选优的标准绝不走样有关,很多入选者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经层层筛选后才得以入选,也因此更加珍惜这一得之不易的荣誉和机会。
 
  从管理角度,市科委基础处作为该计划的具体管理部门一直在关心指导这个计划的推进执行,如每年都会举办新入选启明星的学术交流会、通过党校系统举办启明星学者培训班,并且充分发挥启明星联谊会这一社团组织的作用,推动和支持启明星联谊会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启明星计划也在推进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做出调整。
 
  譬如从2006年起针对创新主体更多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增设了面向大型国企研发中心和科研型企业科技人员的启明星项目(称为启明星B类),这种的调整使得大批在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一线的优秀年轻人有了空间和机会。
 
  迄今启明星计划入选者已达2000人之多,这些启明星中已产生了9位两院院士,每年上海地区获得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称号的人选中近1/3是启明星,启明星中获得国家和上海市科学技术三大奖的人数占到启明星总人数的25%以上。
 
 
从启明星看成才规律
 
  为了及时反映和报道启明星联谊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展示青年科技专家的风采,在上海市科委基础处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科学学所主办的《世界科学》杂志于1995年1月创办“今日启明星”专栏。
 
  该专栏创办以来从未间断,除了对启明星联谊会的活动作报道外,还每期采访报道一位启明星的成长经历及其在所在领域的创新性工作,迄今通过这一专栏已报道了近300位启明星。
 
  反映其中110位启明星成长经历的《怎样成为科学家——来自科技启明星的故事》一书已在2019年3月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微信图片_20191011173835

 

  以下就这100多位被访者的成长经历归纳了几条,或许可以部分解释这些星友成才的缘由。
 
  >>>>时代大背景的支撑对人才成功不可或缺
 
  不少启明星在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会提到:中国这些年在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大棋局中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机遇,给了身处中国特别是身处上海这样的敢为人先的创新乐土上的年轻人前所未有的成长发展机缘,谁能抓住机遇勇立潮头谁就可能成为赢者。
 
  譬如中国这几十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手笔之大曾令世界建筑工程界侧目。2002级星友张铭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不久,就赶上了上海和整个中国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这样一个百年难逢的机遇。
 
  他从2000年起就参与进而主持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如上海科技馆施工设计技术研究、南浦地铁车站超深基坑施工及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东方艺术中心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新世界商业城综合改造施工技术研究;主持并负责沪宁高速67米梁拖拉法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一系列大项目的历练,再加上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总结,张铭从技术员、项目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一直到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进步之大,在企业里应该算是非常突出的。
 
  同样,2002级星友、现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的舒嵘也是从本科毕业后有机会接触到国家重大项目后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实现了加速度提升。
 
  本世纪初中国实施“嫦娥工程”,一次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舒嵘参加国家层面的激光高度计课题答辩,虽是匆忙应战,但凭着技物所在航天和机载激光测距方面的长期积累,最终舒嵘他们拿下了该项目。而舒嵘本人也在这些重大科学工程的历练中快速成长为技术学科带头人、研究室主任。
 
  >>>>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
 
  都说家庭、父母是第一课堂、第一任教师,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的意义在不少受访启明星中都有例证。一个人的成才除了学历、学识、经验等智力因素外,不可忽视的还有家庭环境影响,个人的性格如喜欢动手等非智力因素。
 
  父母是启蒙老师2011级星友李东栋的父亲是军队转业干部,母亲是县医院的医生。小李的成长受益于其父母的教育方法。
 
  与其他许多望子成龙的独生子女父母不太相同的是,东栋的父母对他学习要求不高,而且很鼓励他边玩边学。
 
  小李说他小时候玩过打玻璃球、玩过攻城堡的游戏、玩过拉叶柄比试,以后又迷上打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
 
  儿少时这些玩乐的启蒙老师都是他父亲,父亲带他一起玩,而他也在玩中锻炼了身体,锻炼了手脑协调、灵活性、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
 
  现在东栋自己的儿子也有2岁多了,由爷爷奶奶带着,东栋很想让自己儿时玩中乐、玩中学的经历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得到延续。
 
  动手做的乐趣在1999级星友李德明的个案中,其父亲的那种能工巧匠般的动手能力对还在上小学的他影响颇深。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很小就已开始把家里的缝纫机给拆了再装上。以后家里凡能拆的他都拆过。正是在这种拆拆装装中,他体会到动手做成一件事的无穷乐趣。
 
  与时下一些电脑玩家相比,李德明比他们出道要早得多。正是这种天性般的兴趣,使他在日后的超灵敏小型回旋加速器质谱计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
 
  营造知识氛围2004级星友屈新萍的父母对她和两个哥哥的学习很重视,尽管当时工资很低,要供养的人很多,但是她父亲很支持孩子订阅各种报刊,如《少年科技》、《儿童文学》等,家里甚至还同意她买了天文望远镜。由于成绩一直很好,最终如愿考进华中科技大学固体电子学专业。
 
  >>>>遇良师,点燃心中探求火种
 
  许多受访启明星在回顾自己成长经历时都会提到老师对他们的激励和影响。
 
  良师的价值不仅在于学业上的指点,更在于在如何为人做事上的点拨,专业方向上的指引,乃至在困顿时的鞭策和激励。
 
  导师传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有贯穿其中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敏锐把握要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对一个年轻科学家的成长、成才更为重要。
 
  曾老师引我走上研究路华师大有一支很强实力的光学研究团队,那里成长了多位启明星,出了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成果。除了令人羡慕的团队氛围外,还因为这里有一位受学生尊敬的领路人曾和平教授。
 
  2009级星友吴健正是在曾老师那里开始对学术、对做科研有感觉了:“师从曾老师之后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探索自然未知、搞清其中的物理机制,想到将会是第一个发现者。这是多么让人激动和兴奋的一件事!”
 
  曾老师除了把他对科学的热爱、热情传递给学生,而且让学生逐步确立做科学研究必备的素质。
 
  研究生学习期间,吴健慢慢体会到从事科研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会如何做人的过程:
 
  “首先是诚信。实验数据的诚信,与人交往的诚信。同时要惜时。上大学时觉得空闲时间还是蛮多的,读了研究生方才明白时间宝贵。因为和你竞争的是全世界范围内一批比你优秀的学者,而你只能笨鸟先飞。”
 
  关键时刻遇到好老师2013级星友王坤东称自己能走上微型机器人医用研发之路的转机发生在本科做毕业设计时得到杨志伊教授的指点。
 
  杨教授是纳米磁流体(磁性液体)研究的专家。师生间的一次短暂交集激发了王坤东报考杨教授研究生的意愿并如愿以偿。
 
  杨教授带教学生绝对认真。有一次在只有小王一人选金属物理课的情况下,杨老师还是照常开课,照样在黑板上板书,幻灯片照常放。这种授课态度和专业精神令坤东至今难忘。
 
  另外,杨教授非常强调研究生培养要注重过程,包括实验室的大小装置她都要学生自己去摆弄一下。
 
  王坤东记得有一次在制备磁性材料时,需要测试磁性材料强度的测试仪,国外虽有但很昂贵。杨老师就要求自己做,最终他们花了6个月时间做了一台能派上用场的原始样机。
 
  “这种动手过程实际上让我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了,动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如今,自己已带教学生的王坤东也要求自己的学生能这样做。
 
  在李新洲教授影响下步入天体物理学研究从事宇宙学研究的2002级星友翟向华在述及自己当年何以选择这个方向时说乃是旁听了李新洲教授开设的群论这门课。
 
  课上课下,李先生渊博的学识、诙谐生动的讲课风格,特别是他对探索宇宙奥秘所表现出的强烈热忱感染了包括翟向华在内的一些学生。
 
  翟向华清楚地记得,当时在李先生带领下,所里有一个5~6人的研究组,经常聚在一起,报告阅读最新文献的体会,或是交流研究进展,学术气氛非常浓。那时经常讨论的问题从宇宙的年龄到底为几何到对弦论、暗物质等的探讨等。
 
  翟向华回忆,尽管那时大家的住房、收入待遇等都很不如人意,但一谈到课题,大家的心情似乎也会好起来,因为与宇宙奥秘之扣人心弦相比,人世间的不如意就显得微不足道。
 
  >>>>受访者的优秀品质对成功的决定性作用
 
  在探究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的因素时,不可忽视的一条是每个人的个人性格,他对生活工作的态度,他对事业工作的责任心等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2005级星友、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菊祥的学生告诉我,陈老师一年365天除了出差、讲课,都在长征医院,从来没有节假日的。
 
  我问陈菊祥,你双休日如果没有轮到值班为什么一定要来医院?陈医生这样回答我:自己开刀的病人总是很惦记着,哪怕你到病房呆5分钟,病人都会很踏实。
 
  对一个神经外科医生来讲,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或许正因为这样,到现在为止的15年里,陈菊祥没有产生过一起医疗纠纷。
 
  汶川特大地震后陈菊祥第一批去了灾区。在非常艰难恶劣的环境和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陈菊祥和医疗队同事们抢救了一大批脑外伤患者,其中不少是中小学生。回上海前,陈医生掏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留给那些患者。
 
  2012级星友、在上海建科院建筑遮阳领域干的风生水起的岳鹏本科毕业后在位于武汉的铁道部第四勘探设计院工作,当时高铁正处在大发展时期,无论职业前景和收入都令人羡慕。
 
  但在工作一年后,拗不过想去外面世界看看的初心,岳鹏选择了上海,报考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并被录取。
 
  而走上与其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建筑遮阳研发之路,是她到上海建科院工作不久接手组建“建科院建筑玻璃试验室”时不时听到客户问询:为何装了大块玻璃后夏天屋内感觉特别热,耗能又大,有没有解决办法?
 
  客户提出的问题激起了她的好奇心。通过现场测试和多次琢磨,她提出降低玻璃辐射热要从聚热效果、采光环境和外遮阳手段等结合起来考虑,并由此开始了遮阳技术及产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