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靠手术仍不能恢复视力

无论是意外失明,还是因白内障引起的水晶体混浊,或者是角膜混浊,只要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机能正常,存在光觉(即在暗室中能够分辨光的忽明忽暗),现在可以进行一种把混浊的水晶体摘除,用透明角膜来替代混浊角膜的角膜移植手术。

—般把角膜移植手术称为复明术,对瞳孔闭锁症患者实施的虹膜切除术也属此例。这些接受手术的患者就称为复明者。

复明术成功后,给患者取下包扎的绷带时,患者及其亲属们都满怀希望能够“见到光明”。但是,对一些出生后便失明或者生后几年内失明的人来说(先天性失明者)经过几年后再接受手术时,由于他们曾经见到过各种景物,因此没有那种心情。

法国的J. Davie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就创新了白内障手术方法,观察了二十二名因先天性白内障而手术的患者,对当时的情景作了如下的记载:“手术后,患者对眼前出现的物体,不用手去摸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尽管是专科手术,先不论形态、大小,立体感等,患者仅仅见到“物体为不同亮度的斑点”,而且不能分辨色彩,这是给患者一种失望的打击,有的患者会萌生一种“希拏回到手术前的状态中去”的想法,因为特地做的手术,仍未使双目复明,所以想重新回到触觉世界的年代中去。

但是,这种状态绝不是限于先天性失明者中的复明者,术后的持续训练,要一步步台阶式地提高,从而接近本来意义上的“看得见”。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看得见”这一过程。

认识视觉形成过程的重要性

迄今为止,先天性失明的复明者,是否能凭触觉来区别物体,譬如复明后即用眼睛来分辨出立方体与球体。最早提出这一疑问的是对光学颇有研究的爱尔兰哲学家W · 莫利耐库斯(1693年),因此,有人把该疑问称为“莫利耐库斯问题”。

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如英国的J · 罗库以及G. 巴库利,法国的D · 迪托洛,E-空迪耶库等人也非常关切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手术医生也会询问患者术后首次睁眼的瞬间见到了什么景物。

德国的赞迪汇集了从十一世纪起到一九三一年为止有关先天性失明后复明的数十种资料,研究复明者产生了什么样的视觉体验,根据每个患者在手术前所具有的保留视觉的程度,发现差异很大。而且保留视觉仅存在于有光觉的患者中,患者区别立方体和球体既不能作为最低限度的分辨能力,也不具有识别色彩的能力,他推断这种能力大概“只是感受了光觉而已。”

视觉功能健全的明目者,具有“只要睁眼,一眼就能见到物体以及人的脸庞”的正常视觉。这种视觉功能绝不是一出生就形成的,完善的视觉机能只是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的,但是我们要探索视力正常者完成的视觉形成过程是很困难的。

先天性失明者的术后视觉体验报告,提示了他们的视觉机能存在于早期的初级状态之中。人的视觉在出生后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患者视觉形成过程无疑是一份珍贵的资料。

眼球是难以控制的

手术刚结束,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说:“我有一种见到非常耀眼的光的感觉。”患者注视的前方若有光亮,他就会认为那里有物体,把一个有光的物体从患者视线前慢慢地横向移动时,追视那物体的眼球也会随之横向移动。这样也许能够见到最初出现的“图像与基板分离”的情景。图像是出现在基板前面的纸面上的图形,不知在与基板一样的背面的部分有什么样的物体。

尽管在多数情况下,在最初阶段有意识地活动眼球是很困难的,眼睛不停地追寻明亮的物体,也不能确立其追视的功能,即使眼睛注视静止状态的物体,引起自己也无法控制的不规则的眼球震颤,常常会看丢了对象物,而且还觉得看不清位于自己眼睛一定距离的明亮物体。

有些患者在术前多少也能分辨出一些色彩,复明者在感觉到颜色时,不仅只是看到明亮的物体,而且只要条件优越的话,还能够看见在术前已经知道的带有颜色的物体。例如,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位少女A,她在出生后14个月时双目失明,11岁时左眼接受角膜移植,术后拆除包扎的绷带后,少女A说:“床旁柜上的那束郁金香绢花的黄颜色是多么的鲜艳啊!”

少女A的左眼,在失明期间也能分辨光的明暗,还残留识别红、绿、黄、蓝等基本色彩的功能。少女A的母亲在其年幼的时候教识了颜色。郁金香花的黄颜色也是由其母亲教知的。所以,少女A在术后复明时,能够见识鲜艳的黄颜色,却不能识别郁金香花。

识别色彩易而识别形状难

视觉功能处于初级阶段的复明者,学会区分色彩,形态等物体的属性,识别物体,人的表情等等,除非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连续经过一定的程序,否则要达到“一旦复明就能见到物体”的阶段并非一件易事。

虽然包括了一定的程序,许多部分仍然是个谜,尽管患者在术前只有“明暗”的感觉,术后也能够较早地掌握颜色与其名称的对应关系。但是,一提到“形状”就会担心在术前仅处于能够感觉从明暗及其色彩的复明者,必须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学习,才能够掌握分辨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以及平面形的基本形态。

例如,在白色的衬纸板上放着一个黑色图形,当眼睛能够确定黑色范围的扩展情况(大小以及长短)以后,就可以开展区别三角形和圆形二种图形的“辨别课题”假如省略这些步骤,突然让患者区别同样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这种困难的辨别方法不会加快学习的进展。相反,复明者悲观地认为:“自己的视力有限”。于是,学习的欲望丧失殆尽。

B姑娘的左眼因先天性白内障在15岁时做了手术,术后让她看了白色衬纸板上的黑色图形以后,她能回答出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且马上用手指确认。不但是B姑娘,差不多对每一个复明者都必须讲明,像刚开始时那样,眼睛看过后的图形,一个一个地用手触摸后确认,慢慢地顺其自然,就会“只要看一眼就足够有余了”。最终,同触摸识别时相反,只需要凭眼睛看就会一目了然。

无法区别“球”和“圆”

有的专家认为,就是到达了能够识别几种基本几何学图形的阶段,若要区别立方体与球体以及立体形态,也不是一下子能够做到的。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记载:“手术一完毕就调查了是否有立体视觉可能的22个双目失明的复明者中间的21人,他们都不能区别立体物(例如球体)和相当于断截面的平面图形(圆)”。

试图对少女A尝试一个是否能够区分颜色相同的木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实验。应该说有可能识别四种类型的平面图形。少女A开始见到这些立体模型时,眼睛与模型相距6厘米左右,一边摇头一边对比长模型,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右侧的(圆柱)是圆形的,左侧的(圆锥体)有棱角。(从圆锥体侧面看)犹如一座山……上面好像看不到尖顶……从大小来比较是右边的大。”讲不出每个立体模型的名称。

以后再用手指触摸各个模型,能够立即辨别出圆柱体扣圆锥体,但是,用眼睛看却怎么也无法区别这些模型而感到异常惊讶,辨别这些立体形“没有想到如此之难”。尤其是用手指触摸圆锥体的顶点时认为“怎么会看不到尖顶模型的顶点,眼睛看和手指摸感觉是不一样的。”少女A详细地诉说了这一印象。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少女A逐渐感觉到“区别在于顶部”。大约半年后,就能够确切地区分这两种模型。

手指“一触”便可了然

当B姑娘从侧面辨别圆柱和圆锥两个物体时,头部基本不动,从该视点的位置观看立体物,在圆柱的上面形成一个正圆形,但是在视网膜上却反映为椭圆形。然而,视力正常者从该视点见到的圆柱上面的形状几乎接近于圆形。

但是,对于术后没有闲暇时间的少女A和B姑娘的眼睛来说,似乎可以见到圆柱体以及立方体上面形状发生显著变化。青年C君在20岁时因先天性白内障而施行了手术,也让他体验了上述那种识别立体模型的实验,C君再三地说:“很难识别立方体以及方柱体上面呈菱形。”

而且,先天性失明后的复明者,对于这种辨别课题所示的某种对象来说,无论如何也不会“用一只眼睛看东西”、把物体放在眼前,希望只用一只手触摸了解物体的大小、形状。少女A说:“用双手触摸小型物体就能知道是什么,不知道用眼睛看反而能全部见到。”B姑娘认为:“如果手指‘一触’就能明白的话,那么用眼睛看却难于‘一目了然’”。

即使见到立体对象的线条,表示风景以及物体立体排列的图像、照片等。复明者不可能在早期就抓住表示这些立体模型的内容。已经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报道。

少女A开始见到图形的线条再区别圆柱体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少女B详细地观察了四分三十秒钟后说:“梯形是叠在一起的。”若汇集平面的图形也能掌握这样的线条。

影子!发生大小的变化!

以上,我们综述了迄今为止对许多复明者共同进行的实验结果。复明者视觉完全形成是有等级的。视觉机能是由明暗、色彩等等作为视觉构成单位的几个低级机能,经过物体的明暗、色彩,图形的大小,长短,延长方向以及平面、立体图形等几个阶段,在按顺序形成视觉的范围内,没有很大的差异。

先天性失明后的复明者,当开始接触从未有过体验的“视觉世界”时,会表示出一种新鲜感,惊讶以及慌乱的感受,其珍贵的体验报告是,怎样探讨被显示的我们已经见到而熟悉的物体的视觉体验是困难的,但是探到了视觉的原始世界之渊,与此同时,我们受到教益是视觉体验是“看得见”这一行为本质的另一方面。

由于不能区别物体和影子,见到过物体的少女A说了以下的话:“不论怎么小的物体都有影子,真是不可思议。”她还说:“以前,我知道一个人若走近了会逐渐大起来,同时还听到脚步声,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小人’走到眼前才变成‘大人’,当逐渐离去时再变成‘小人’(大小随远近而变化)。”我们不能忘却这些话。

通过复明者的眼睛,对我们来说“看”就是“能够看得见”。

[科学朝日(日)198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