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是不久前结束的八国集团首脑峰会的突出议题。面对全球变暖这一不争事实,如何积极应对和探索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调整和重构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正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和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气候研究学者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的观点,希望这一观点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和讨论。
 
  ———编者
 
  记者:随着天气趋热,气候变化及其应对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节能减排现已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您是如何看待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图片2

 

  罗勇: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现实性的挑战。展望未来几十年、一百年,全球、中国的气候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而相反的情况,变暖趋势停止或转而变冷都不太可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使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减排措施,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势头虽会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未来全球气候仍会继续暖化,这种上升的趋势在短时间内很难逆转。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即使温室气体与气溶胶的浓度能够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上,全球气候仍然会出现每十年0.1℃的进一步增暖。
 
  面对这一形势,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显得更为重要。今年6月4日正式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要一手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手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目前无论国际国内,对温室气体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谈得多、做得多,但对如何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却做得很有限。现在需要思考如何去适应气候变化,并积极探索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如何调整和重构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何适应、学会“与暖共舞”可能显得更为现实而必要。
 
  为了更好地化解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现实性威胁,应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出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和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高效率型社会,从全社会投入产出关系来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价值高效率型社会;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以对生态和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所谓对环境无害,是指不对生态平衡产生破坏性影响,不使生态与环境向着对人类的生存不利的方向发展。但无论是资源节约还是环境友好,都没有包含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
 
  所谓适应气候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适应性,它是指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结构对实际发生的气候变化调整的可能程度。适应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可以是对现实变化的反应,也可以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二是适应能力,这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潜力或能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财富、技术、信息和技能、内部结构、机构以及公平。适应能力强可以减少脆弱性,从而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甚至能产生直接的正面效益。
 
  虽然适应气候变化也需要投入和成本,但几乎可以认定,适应对策是无悔对策,是双赢的战略。减少自然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样,都是无悔的措施,也应作为一项应对气候变化、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记者:您提出或者说是强调了一个非常值得人们细心去理解的观点——与“暖”共舞,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可否理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罗勇:适应环境或气候的变化是人类经过无数教训后的新理念。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战略决策,还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规划,甚至某一企业的产业发展目标,都应考虑到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趋势,并更多地考虑怎样去主动适应这一未来不可逆转的气候变暖趋势,尤其是提高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
 

图片3

 

  应把适应气候变化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气候变化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分轻重缓急,有序应对。国际上有一些专家已在讨论如何适应气候变暖,美国的《时代》和《新闻周刊》等杂志近期纷纷推出专辑,指导人们怎样学会在全球变暖中生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应”其实比“减缓”更为重要。目前来看,对如何适应考虑得还太少,不少人把应对气候变化简单地等同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没有意识到如何去适应气候变化,学会在逐渐变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记者:提出在全球变暖时代学会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的观点,意味着我们的许多生产和生活方式将要发生改变?
 
  罗勇:是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目前来看,一些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受其影响较大的部门,如农业、林业、海岸带管理等可以采取多项适应举措。譬如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如抗逆品种的选育、稳定增产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的应用,宏观上调整农业的种植制度等等。对林业而言,可以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加大对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水资源管理也应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中要更多考虑水资源的承载力,在全社会提倡节约用水。如西北地区气温变化导致冰川进一步退缩,使得我国主要大江大流的来水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同时加强人工增雨工作,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并增强水利工程的淡水调蓄功能等等。海岸带管理方面,应加强海岸带管理的规划、堤坝的建筑防护设施等;同时要严格控制地面沉降,特别是沿海一些大城市。
 
  此外,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为防灾减灾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应组织制定统一的减轻和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战略规划,加强综合应对能力建设,调动各方力量,科学、有效、有力、有序减轻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化解灾害引发的社会矛盾。
 
  另外,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个公民的事。因为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来讲,工业生产、交通和百姓日常生活,大体各占1/3,可见每个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也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据测算,汽车在时速90公里时比110公里排放减少1/4。长途旅行的时候,同样距离坐火车比坐飞机的人均排放要减少2/3,所以火车是相对环保的交通工具。家庭空调的节能与建筑设计的节能空间也很大。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