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世卫组织(WHO)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换言之,这场持续三年多、造成上千万人丧生的大流行在官方意义上结束了。

大多数研究人员对此决定表示认同,因为它符合COVID-19的急剧暴发阶段现已结束的事实情况。在2021年1月的疫情高峰期,全世界每周有超过10万人因COVID-19死亡;而到2023年4月的最后一周,这个数字约为3 500

不过卫生官员和科学家也指出,我们目前对新冠的免疫力仍是短暂的,未来的感染浪潮不可避免。

英国利兹大学的病毒学家斯蒂芬 · 格里芬(Stephen Griffin)表示:“疫情本身不会因为‘官宣结束’就真的结束了,尤其是像新冠这样极具破坏性且规模如此之大的流行病。”

伦敦大学学院临床心理学家苏珊 · 米奇(Susan Michie)持相同观点:“无论COVID-19是否被标记为全球大流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还在经历严重的感染浪潮,每周都有数千人死亡。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而鉴于全球不再努力防疫,自然也就不再努力防范新变体风险。”

14.1

WHO发布的全球每100万人中每天因新冠而死亡的人数变化情况

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的病毒学家本杰明 · 纽曼(Benjamin Neuman)甚至提出了更严厉的批评:“WHO这个暧昧的公告不是庆祝胜利,倒更像举白旗投降。它的政治色彩强于医学逻辑。”

许多科学家表示,新冠大流行的影响(尽管它已过高峰期)将是深远而持久的。SARS-CoV-2病毒仍然每三分钟杀死一人,许多康复者也在遭受长新冠折磨,病毒还对老年人和本就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构成持续威胁,新增了一项季节性疾病风险。

简而言之,新冠的影响将持续很长时间——无论是在新增病例方面,还是在长新冠问题上。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马克 · 吉特(Mark Jit)认为:“我们需要对医疗保健系统继续投入,以应对每年额外增加的病患。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努力,为未来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不管来犯者是致命的冠状病毒新变体,还是某种前所未见的全新微生物。”

后一种情况是许多科学家尤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全球生物栖息地被持续破坏,航空旅行变得越发普遍,新病毒可能随时出现,并于特定条件下传播给人类。

在SARS-CoV-2之前,埃博拉病毒以及SARS和MERS都曾引发令人担忧的流行病,不过其影响范围不像COVID-19这样是全球性的。下一场未知疫情的范围可大可小,但问题在于,鲜有政府会在新疾病传播给主要人群前努力查明其来源。

爱丁堡大学的马克 · 伍尔豪斯(Mark Woolhouse)指出:“有一系列调查研究正在开展,旨在了解如何更好地应对像COVID-19这样的大流行。希望这些工作能够阐明人类怎么做才能在减少病毒造成的伤害同时减少为了控制传播而关停社会所造成的伤害。”

英国斯旺西大学的心理学家西蒙 · 威廉姆斯(Simon Williams)也认同吸取教训的重要性:“是时候思考我们在大流行期间学到了什么,以及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我认为COVID-19告诉了大家,人类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有多强,人们愿为保护他人安全做出的牺牲有多大,许多机构的准备又有多不足。”

资料来源 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