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北京市确诊2例由内蒙古输入型的肺鼠疫病例后,相关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了妥善救治,防控措施已落实。
 
  11月14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公告称,目前一名患者病情稳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进一步恶化。有关密切接触人员,均已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截至目前,未接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等相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鼠疫”令人闻风丧胆,想必与其在历史上造成的强大破坏力息息相关,人类史上有三次世界范围内的鼠疫大流行被记录下来——第一次是在公元6世纪左右的东罗马帝国;第二次流行于14世纪的欧洲,鼠疫当时被称作“黑死病”;第三次始于19世纪末的中国……
 
 
鼠疫的“黑”历史
 
  作为所有瘟疫疾病中最令人担忧的麻风病和腺鼠疫,厄运般地与欧洲中世纪时代联系在一起,是不可避免的诅咒。其中,鼠疫继续侵袭着19世纪,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鼠疫仍然广泛性地或区域性地流行。
 
  这些被隔开了8个世纪的瘟疫灾难——公元541年的优士丁尼(Justinian)的瘟疫和公元1348年的“黑死病”,似乎为中世纪病史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框架。
 
  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Procopius)在他关于波斯战争的历史叙述中生动地描述了优士丁尼瘟疫。
 
  公元540年,君士坦丁堡遭到了可能起源于埃塞俄比亚或埃及的疾病的袭击。在疾病高峰期,这种疾病每天在君士坦丁堡市造成数千人死亡。
 
  现代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地实行陆上和海上传播,但是无法确定第一次鼠疫大流行的严重程度。
 
  在14世纪中叶流行于欧洲、亚洲和中东的大流行病有更详细的记录,但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当代人称之为“大死亡”,但人们通常将其记为“黑死病”。
 
  从公元1346年到1352年,黑死病可能造成了欧洲30%~60%人口死亡。瘟疫的幸存者预测,那些没有经历过“大灭亡”的人将永远无法理解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但是,现代历史学家仍然对瘟疫造成的死亡率对中世纪社会的影响,甚至对普遍认为黑死病为鼠疫这一结论提出异议。
 

医生试图通过穿着包括长披风、手套和面罩的防护服来保护自己免受瘟疫的侵袭。长棒能够让医生指出诊断的病变,而不用接触病人。面具的长嘴充满了有着强烈气味的草药、异国情调的香料和其他物质,这样被认为可以降低吸入有毒空气的危险。(图为1656年由保罗·福斯特所作的雕刻)

医生试图通过穿着包括长披风、手套和面罩的防护服来保护自己免受瘟疫的侵袭。长棒能够让医生指出诊断的病变,而不用接触病人。面具的长嘴充满了有着强烈气味的草药、异国情调的香料和其他物质,这样被认为可以降低吸入有毒空气的危险。(图为1656年由保罗·福斯特所作的雕刻)

 
  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才能够解释连接老鼠跳蚤细菌和人类到鼠疫的灾难性的关系网络。
 
  毫不奇怪,中世纪试图通过祈祷和检疫规定来限制疾病的蔓延是没有丝毫效果的。到15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公共卫生措施。不幸的是,由于制定检疫规则的人不了解鼠疫的自然历史,有些措施,如故意屠杀狗猫,事实上是起反作用的。长时间的隔离造成了可怕的困难,促使了蓄意违抗的发生。
 
  19世纪以来,东地中海地区的瘟疫仍然是一个威胁,尽管后来的暴发从未达到黑死病那般规模的流行或急剧的毒性。
 
  19世纪90年代,在香港暴发的一次疫情期间,细菌学家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和北里柴三郎(Shibasaburo Kitasato)独立从该病的受害者身上分离出了鼠疫杆菌。耶尔森和北里柴三郎虽然发现了这个病原体,但他们无法弄清楚其传播的方式。
 
  1898年,保罗-路易斯·西蒙(Paul-Louis Simond)在调查印度瘟疫暴发的同时,发现了这种能够导致跳蚤胃部疾病的杆菌,而跳蚤则生活在受感染的老鼠体表。受感染的跳蚤将鼠疫从老鼠传染给其他老鼠和人类。印度鼠蚤是鼠疫最有效的载体,但其他一些物种可以将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杆菌)传染给人类。受感染的跳蚤也成为鼠疫杆菌的受害者,因为迅速繁殖的细菌形成堵塞跳蚤胃的塞子。当跳蚤叮咬一个新的受害者时,它与数以万计的鼠疫杆菌一起反刍血液。
 

1

跳蚤吸食啮齿类动物身上的带有鼠疫杆菌的血液后,其消化管部分会被一种由繁殖中的病菌与血块混合的东西所阻塞。病蚤乃开始肌肠辘辘而变得饥不择食,以致凡是会移动的生物──不论是否为平时的宿主类生物,它几乎都会往上跳吸食血液。但由于肠道被堵住无法消化的关系,病蚤除了无法止饥外,更会在吸血的同时吐出带有鼠疫杆菌的血液,因而将鼠疫杆菌传播至被吸血的宿主。
 
 
  跳蚤通常对其主要宿主物种相当忠诚,对于印度鼠蚤来说,它的宿主是黑鼠,但当正常寄主死亡时,鼠蚤便会攻击人类。
 
  鼠疫杆菌最初被称为巴斯德氏菌,但为了纪念耶尔森而更名为“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耶尔森氏菌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即其中一种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导致不同的临床疾病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疾病形式被称为腺鼠疫和肺鼠疫。在极少数情况下被称为败血症,鼠疫耶尔森氏菌侵入血液,导致对主要器官的严重损害、出血、坏疽、谵妄或昏迷、死亡。
 
  如果鼠疫杆菌通过被感染的跳蚤的咬伤进入人体,由于特征性肿胀(疼痛,发炎的淋巴结肿大)典型地出现在腹股沟、腋窝和颈部,该疾病的模式称为布氏(腺泡)模式。
 
  当细菌传播到肺部,造成了被称为继发性肺鼠疫的情况时,受害者可以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排出的唾液飞沫将疾病传播给他人。如果含有细菌的液滴进入新宿主的呼吸系统,这将是一个致命的情况,被称为原发性肺鼠疫,这是高度传染性的。
 
  在没有适当抗生素的情况下,鼠疫的死亡率可能超过50%,但随之而来的肺炎和败血症却几乎总是致命的。不幸的是,虽然自19世纪末以来已经引人了几种疫苗,但这些疫苗并不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对付肺炎。
 
  如今,已知天然存在的鼠疫耶尔森氏菌至少3种。所有这3个品种在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中可以引起致命性感染。
 
  对鼠疫耶尔森氏菌的研究表明,它最早可能岀现在2万年前,从通常导致轻度肠疾病的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分化而来。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通过从其他细菌中获得基因,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组织和器官中定植,从而成为致命的致病菌。
 
  2001年对在肺炎性鼠疫患者体内培养的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基因组数据可用于鉴定出那些决定鼠疫耶尔森氏菌生命周期、进化历史和毒性的基因。
 
  最终,这些研究可能带来改进的治疗药物和更有效的疫苗,但理论上生物恐怖分子可以使用相同的技术来设计出对抗生素有抗药性或者有更致命形式的鼠疫耶尔森氏菌。
 
  更原始粗暴的恐怖分子可能试图通过从鼠疫仍在流行的地区收集感染的啮齿动物和他们的跳蚤来传播鼠疫。根据军事史学家的说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二战期间使用的。
 

二战时的“细菌战”

二战时的“细菌战”

 
  古老的神话、传说和编年史将老鼠与灾难,瘟疫和瘟疫联系起来,但他们很少区分老鼠。黑鼠与鼠疫的关系最为密切,但近200种啮齿类动物已被鉴定为鼠疫杆菌的可能携带者。
 
  在俄罗斯、中东、亚洲、非洲和南北美洲的野生啮齿动物中,鼠疫仍然是流行的。在19世纪90年代的鼠疫大流行传播到达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后,鼠疫杆菌传播到西部各州的啮齿类动物。科罗拉多州殖民地的草原土拨鼠成为北美主要的瘟疫载体。人类病例较为罕见,但在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内华达州都有发现,受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甚至能传染动物园的动物。
 
  也许如今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最危险的特征是它能够伪装成一个对现代社会没有任何意义的所谓中世纪瘟疫。然而,人类闯入以前不受干扰的野外地区,可能使得他们与携带鼠疫杆菌的动物接触。
 
  气候变化或发展引起了瘟疫温床的生态变化,可能会扩大受感染动物的范围。由于人类瘟疫罕见而突兀,零星病例可能被误诊。迅速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但未经治疗的鼠疫死亡率仍然高达50%~90%,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检测到鼠疫耶尔森氏菌多重耐药菌株。
 
  关于重大流行病疫情的消失,很多都是模糊的,但在动物载体中,瘟疫仍然非常活跃,并很有可能利用任何可能改变啮齿动物跳蚤和人类之间关系的灾难来进行传播。
 
  一些历史学家对引起这一流行病的疾病(现在称为“黑死病”)的身份表示怀疑。怀疑者提出炭疽、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出血热、不再存在的微生物,或霉菌毒素引起的大规模中毒等。
 

微信图片_20191121092732

微信图片_20191121092735

 
  尽管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大多数流行病学家认为,鼠疫耶尔森氏菌导致了历史上被称为鼠疫的流行病。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描述瘟疫时,许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或许反映了鼠疫耶尔森氏菌感染可能导致的不同临床形式,以及目击者描述他们期望看到的倾向。
 
  解决这个争端是很困难的,因为现代社会与14世纪甚至19世纪的社会非常不同。对提取于14世纪被埋葬在法国的一个万人墓里人的牙髓DNA分析,提供了鼠疫耶尔森氏菌的证据。研究人员的结论是,这证明黑死病就是鼠疫。
 
  (本文摘自《传染病的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点击下图可购书。
 

[美] 洛伊斯·N.玛格纳 著 刘学礼 主译

 
[美]洛伊斯·N.玛格纳 著 刘学礼 主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
 
 
鼠疫预防治疗tips: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
 
  及时就医,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