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麻省理工学院、迈阿密大学医学院和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组成的研究小组最近首次发现了人类躁狂性抑郁症的遗传标记因子,这段DNA分子是与其相邻的躁郁症基因一起遗传的。这是首次发现的精神病遗传标记因子,研究者们试图由此进一步弄清躁狂性抑郁症的生化基础,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因此他们认为这项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另外两个研究小组报道,他们在其他躁郁症患者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标记因子。这一结果表明控制这种精神病的基因不止一个。三个小组均在1987年2月26日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

最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在部分情况下,躁郁症是受一个主基因控制的,这一基因位于第11条染色体短臂末端。尽管对它的结构还没有完全清楚,但是已经发现,在第11条染色体末端至少有一个基因——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参与了神经转移因子多巴胺的合成。多巴胺被认为与躁郁症的发病过程有关。

尽管如此,目前尚不能肯定躁郁症基因的存在是先天性的,因为仅有60—70%的基因携带者患病。所以,研究者认为还有一些尚不明了的环境因子决定着带有躁郁症基因的人是否患病。

躁狂性抑郁症是在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一个阿门宗派的原始部落中(old order Amish)发现的。十年前,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贾尼斯 · 埃杰伦德(Janice Egeland)在这个仅有一万二千多居民的部落中发起了—项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其中包括对躁郁症或称为双极性精神病传染范围及遗传规律的研究,并得到了上述结果。

目前在美国,有多达1 ~ 2百万人患有以剧烈的精神动荡为特征的躁狂性抑郁症。在发病期间,病人喜怒无常,并感到思维在追逐理智。迈阿密大学的詹姆斯 · 萨斯克斯(James Sussex)说:“病人表现为乱说乱动,判断力差,行为失控,常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萨斯克斯还发现,病人感到无望无助,饮食和睡眠异常,还可能有自杀的动机和行为。

在躁郁症发病期间,病人的言行完全正常。尽管已有一些药物对躁郁症有一定疗效,但这种疾病对病人及其家属仍是一大不幸。在美国,数百万人成了精神病的牺牲者,其中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性抑郁症最为严重。

多年来,精神病学家一直在猜测,躁郁症也可能具有遗传性,但他们只有间接证据,即没有发现导致这种疾病的直接基因。例如,如果一对孪生子中的一人患病,则另一人有80%的可能性患病;在另一类患者中,继父母的发病率仅为2%,而亲生父母中患者达30%。

为了寻找躁郁症基因的遗传标志,研究者需要从大量的患者家庭中调查有关资料,以追踪这一疾病的遗传规律,并找出与躁郁症基因一起遗传的DNA片段,这种目前通用的标准方法已被用来寻找了几种遗传病如早年性呆滞病和遗传性慢性舞蹈病的遗传标记因子。

在古老的阿门宗派人中研究躁郁症有许多优点:(1)家庭大,家谱清晰;(2)由于阿门人(Amish)很少出入他们的群体而使其遗传特性十分简单,现在所有的阿门人都是1720—1750年由德国迁入的五十对夫妇的后代。(3)阿门人从不使用药物和酒精,而使躁郁症容易检查,因为这些物质可以掩盖精神病症状。(4)在阿门人中没有犯罪和暴行,从而易于将躁郁症引起的自杀和自然死亡区别开来。

但是,在进行精神病诊断时,由于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研究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诊断标准。例如,一个由四个精神病专家组成的小分队在人群中调查精神病患者,仅当每个人的诊断结果一致时、调查对象才被认为患有躁狂性抑郁症。随后,患者的白血细胞被送到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经有关人员检验,确定是否有遗传连锁现象。

自从第11条染色体连锁现象被发现后,一个由论敦大学的史蒂芬 · 霍奇金逊(Stephen Hodgkinson)率领的研究小组立即在冰岛和北美的躁郁症患者家庭中寻找类似的连锁现象。在这些家庭中,抑郁症的遗传被认为是受一主基因控制的,但他们并没有发现第11条染色体上的连锁因子。

这些发现并不意味着在阿门人中的研究结果值得怀疑。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引起躁郁症的基因不止一个,研究中经常发现,不同的家庭症状相似,但其控制基因却是不同的。

这些结果还说明,在阿门人中存在若泣于第11条染色体上的独特的躁郁症基因,但是认为阿门人具有先天的遗传特殊性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与欧洲人有着共同的遗传基础。

现在看来,上述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躁郁症的第11条染色体上的酪氨酸羟化酶基因是否有某些缺陷?NIMH的研究者们利用克隆的鼠酪^氨酸羟化酶基因作探针正在分析人类正常的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同时,他们还从正常阿门人和分别带有一个或两个躁郁症基闵拷贝的阿门人患者中分离有关基因、吉布斯(Gibbs)预言,几个月后,他们就可以知道,躁郁症患者的酪氨酸羟化酶是否异常。

如果对酪氨酸羟化酶的研究获得成功,则对躁郁症的生化基础将会有新的识。即使证明这种酶与发病无关,也至少可以知道如何去寻找这种基因,还可以探索为什么30——40%的基因携带者不发病,从而最后找和避免躁郁症的新途径。

躁狂性抑郁症遗传标记因子的发现,使精神病的研究有了新的转机,并标志着分子遗传学已经开始进入精神病研究领域。除躁郁症外,这一成就还将在其他类型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Nature No. 4793 198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