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极上空著名臭氧层孔洞的最新消息很不妙。这一孔洞为一季节性孔洞,是在1980年南半球的春季即9月~11月期间首次观察到的。

从1990~1991年之交获取的初步结果中可得出两个令人不安的结论:1. 南极洲上空平流层臭氧减少无疑与使用CFCs(氟利昂)有关。2. 臭氧孔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其大小足有美国大陆地区那么大,而且此次春季臭氧孔洞来得更早,停留时间更长,直到11月中旬才最终消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学家们多数认为,来年春季,情况将更为严重。

去年6月,来自商业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科罗拉多大学以及怀俄明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在过去10~12年时间里南极洲可能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气候变化。他们是根据所记录的臭氧浓度变化情况以及南极上空云层量增加得出的结论。他们报告说,南极上空12月~2月期间的表面臭氧量从1986年到1990年减少了17%,而南极上空的云层量自1980年以来,则增加了约25%。

这类变化显然不同于季节性臭氧孔洞。但是研究人员认为,在过去10~12年这样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同时开始出现上述现象是颇令人深思的。NOAA的研究部主任R-斯金纳(R. Schnell)说,平流层在春季时臭氧减少估计是影响表面臭氧浓度的最重要因素。平流层臭氧减少将使日益增加太阳紫外线辐射到地表,并通过光化反应破坏对流层臭氧。

NASA报告说,去年10月6日,南极臭氧浓度达到了Nimbus-7卫星总臭氧制图光谱仪所记录的最低值。

1991年10月20日,联合国一科研小组报告说,今年夏季美国和其它温带国家上空的臭氧保护层首次减少,从而使这个夏季成为太阳辐射致癌的最危险时期。

[根华译自Popular Science,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