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本中学生物教材能够准确描述蚊子的口器结构——通常只在讨论疟疾的传播时才偶尔提到蚊子的摄食过程。除了个别书上把蚊子的唾液管和食管稍微分离开之外,再没有更加细致的描述,大学生物课本中也重复着同样的错误。任何一个接受这些关于蚊子口器描述的同学都会这样假设:和人的进食情况一样,蚊子吸取血液后和唾液在口中混合,因此认为,当一只雌蚊从一个人飞向另一个人的同时,将其吸取的血液和唾液混合,再注回到另一个宿主体内,就像飞行的注射器。

1981年,人们发现了艾滋病病例,随后又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是靠血液传染的。在此之前,作为一名中学生,大都认为是否知道蚊子口器的结构并不重要,并且认为对蚊子口器认识即使错误也无关紧要。然而,艾滋病的发现就要求学生必须采用批判的态度去学习生物学知识,否则按教材中严重错误的信息来推究,即使一个最聪明的学生也会得出蚊子能传播艾滋病的错误结论。

不可否认,一些昆虫确实是通过体表携带病菌,到处活动来传染疾病的。例如,一个在房间乱飞的苍蝇,它的口器像湿海绵一样,能把细菌从狗的粪便上带到三明治上;跳蚤不仅可以把致病细菌沾染到干净的盘子上,并且当它叮咬下一个宿主时,还会再次传蚊子口器切面示意图播病菌。

然而,蚊子的口器是由两个明显分开的吸管组成,大吸管用于吸取血液,送到消化系统;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另一个较细的吸管将抗凝血剂和唾液涂在宿主伤口表面。致病菌要想有效利用蚊子作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必须能通过蚊子的两层生物膜才能传播:第一,通过消化道膜进入血管;第二,通过血管膜进入唾液管。疟疾菌和其他靠蚊子传播的病菌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然而,艾滋病病毒却不能,这已被证实,还有流行性病菌也能证明这一点。

如果生物课本中没有蚊子口器的正确描述,即使最聪明的学生也会错误的推断:艾滋病病毒和其他靠血液传播的病菌都能通过蚊子的叮咬而传染。虽然这个错误最终会被极少数学习昆虫学的大学生指正,但是绝大多数非专业的学生都会从教材中获取错误的概念。

[Kansa Biology Teacher 2000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