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科恩伯格( 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右) 与儿子罗格·科恩伯格(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美国生物化学家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博士于2007年10月26日因呼吸衰竭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市逝世,享年89岁。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机制,这不仅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而且还引发了一场生物技术革命。

阿瑟1937年就读的纽约城市学院的一个班级中诞生了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他之外,还有两位是豪普特曼(Hauptman)博士和卡尔勒(Karle)博士,他们因发现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而分享198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有6位获奖者的儿子亦获此殊荣,阿瑟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他的儿子罗格·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因首次阐明基因传递信息以帮助细胞制造蛋白质机制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而在1959年,阿瑟因发现DNA聚合酶——一种在DNA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项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发现成为涉及遗传工程所需的基因剪切和其他技术的必要步骤。正因为有了这些技术,人们才能够设计开发许多药物来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其他病毒感染。阿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充分说明,实践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基础研究。

阿瑟是一个充满热情的科学家,他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毅力,一个酶学家一定可以在试管中重复出细胞中的代谢过程。在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时,阿瑟曾被“酶所吸引”,立志要找到合成RNA和DNA的聚合酶。为了完成目标,他首先要确定构成DNA和RNA的“建筑材料”——即遗传字母表,也就是核苷酸的序列。当时在许多科学家看来,在实验室里完成这一壮举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美国《生物化学杂志》曾拒绝了阿瑟的两篇经典论文。他回忆说,那本杂志的编辑告诉他,有一位知名的同行查可夫(Chargaff)曾经写过一篇极具讽刺的文章来评价他的发现。

经过与编辑的激烈争论后,阿瑟决定撤回他的论文。但就在此时,该杂志的新主编看到了关于这篇论文的讨论意见,并否定了之前的决定,文章很快得以发表。那是在1958年,也就是阿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一年。

1967年,阿瑟和他的小组成为世界上首个在实验室制备有活性病毒内核的团队。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曾高度评价这项工作,称之为“人类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为它“为战胜病魔和构建健康生活打开了一扇大门”。

当时有篇宣传资料打出了“在试管中制造生命”的标题,但阿瑟却对这种说法予以否认。他指出,他的研究成果只是加速遗传工程发展的一系列进步之一。

在过去的15年里,阿瑟重点研究一种可以合成多聚磷酸盐的酶,这是一种在每个细菌、植物和动物细胞中都存在的物质。科学家以前之所以忽略这种物质,是因为他们认为它仅是一种分子化石。但阿瑟和其他科学家却证实多聚磷酸盐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并且坚信它可以被用来开发对抗多种传染病的新药。

然而,几乎没有科学家愿意专注于多聚磷酸盐的研究,对此阿瑟痛心疾首,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科学研究出现了“派系”倾向,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不得不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为争取一点点经费而工作着。他说:“没有人愿意去做一些大胆的或者有创意的工作了”,比如说多聚磷酸盐的研究。

阿瑟于1918年3月3日出生在美国纽约西南部的布鲁克林区,小时候帮助父母一起经营一家五金店,考入纽约城市学院时,年仅15岁。1941年获得罗切斯特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罗切斯特一医院做实习医生,曾多次申请科研基金,但从未获得资助。他说,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反犹太主义者。

1942年,阿瑟发表了一篇关于医学生中患轻度黄疸的文章,并由此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时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的罗拉·戴(Rolla Dye)博士阅读了这篇文章后,安排他从海军退役,到NIH从事有关维生素和酶类的营养学研究。

1942~1952年间,阿瑟主要在NIH工作,期间也曾去其他中心开展研究。在纽约大学的实验室,他曾与奥乔亚(Ochoa)博士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开展研究,并最终分享了195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阿瑟离开了NIH,成为圣路易斯州华盛顿大学微生物学系的主任。1959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成立了一个生物化学系,并担任这个系的主任直至1969年。1980年,他帮助建立了一个以科研为基础的公司,简称DNAX,目前是跨国制药公司先灵葆雅的分公司之一。

阿瑟·科恩伯格博士与第3任妻子迪克逊(Dixon)和儿子罗格一起住在加州阿瑟顿镇。他的另外2个儿子托马斯(Thomas)和凯尼斯(Kenneth)分别住在旧金山和波特拉山谷,他还有8个孙子和孙女。他的前两任妻子,勒维(Levy)和莱唯琳(Levering)均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