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能真正了解电子,足矣”——爱因斯坦

公元5世纪,哲学家德模克利托想象的最小不可分实体——原子素(atomon),是一个最权威,但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概念,到1930年的时候,它就已经改变了两次:先从一种类似于分子的东西,如易变的水原子素,变为门捷列夫式化学家眼中的原子,以后该概念又进一步演变为电子和质子。电子和质子最初也被认为是小而具有确定大小的实体,随着20年代末期狄拉克电子理论的诞生,电子和质子的大小又缩小到数学上的零。那时,人人都以为电子和质子是不可分的狄拉克点粒子,其半径R=0,而旋磁比g=2.00。第一个暗示质子可分性或质子是一复合物的,是史特恩1937年在史特恩-盖拉赫分子束装置中对质子磁性的测量,不过那时尚未明确。史特恩发现,质子的规一化的无量纲的旋磁比g并不是2,而是

G=(μ/A)(2M/g)≈5

这里,μ、A、M、g分别为粒子的磁矩、角动量矩、质量和电荷。为比较起见,按照上述公式计算了4He+离子(一个自旋也为1/2的明显的复合物)的|g|值,所得|g|值为14700,远大于狄拉克的值g=2。还有,据此大|g|值,我们得到此原子离子的有效半径约为3×10-11 m。实际上,根据50年代Hofstadter的高能电子散射实验,质子的半径值再次增至B=0.86×10-15 m,大致与超出的g值-?g=3成比例,最近类似的更高能量的研究工作发现,在所谓“不可分的”质子中包含3个夸克。今天,人们以为电子是不可分的原子素,是狄拉克点粒子,其半径R=0,旋磁比g=2.00…。然而,电子究竟是什么?也许它也像质子一样是个复合物。历史可能如质子概念的演变一样再重复一次,它极大地鼓励人们对电子的g因子进行精密测量。

特质素(Geonium)波谱学

曾特别人工制造了亚稳定的似原子特质素,以在最佳条件下研究g因子。该特质素由一个长久地囚禁于超高真空彭宁(Penning)阱,温度达4 K的单电子组成,阱用了一均匀磁场B0=5 T,及一弱电四极矩场。后者由双曲线电极产生,环带正电,两个帽子带负电,帽子的间距为2Z0=8 mm,如图1所示。其位函数为:

Φ(xyz)=A(x2+y2-2z2

A为常数;轴向位阱深度为

D=e[Φ(000)-Φ(00Z0)]=2eAZ02=5eV

2.1

阱基本上是磁阱。大磁场主宰着特质素原子的运动。多普勒单边冷却使电子连续地囚禁于阱中心达10个月之久成为可能,该过程使电子吸收能量不足的射频光子,而维持能量平衡所需差额,由被冷却的电子的动能中取出相应大小补足……。

电子究竟有多大?

在各门学科中,从已知现象外推到未知现象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方法。这样由已知的旋磁比g值,其他接近的狄拉克粒子的半径R,以及我们对电子测得的g值,我试图外推出电子的半径。受Brodsky和Drell理论工作(1990)的鼓励。我在图2所示的坐标域中(纵坐标为|g-2|,横坐标为R/λc),分别点出了相应于氦3核、氚核、质子和中子相应的坐标。

其中,λc为各种粒子的康普顿波长,由Brodsky和Drell就最简单的电子复合物理论模型给出的关系式为:|g-2|=R/λc

|g- gDirac|=(R- RDirac)/λc

2.2

以上关系式惊人地与明显稀少的数据相吻合,甚至对一种非常不同的自旋(1/2)的粒子一如由一个α粒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4He+离子,数据点也不离实线太远。我们由该直线与;|g-2|=1.1×10-10(相应于Seatle所获得的g数据)直线的交点得到对电子的外推点,再据λc=0.39×10-10 cm,推得电子半径为:R≈10-20 cm。

直线|g-2|=1.1×10-10上的一排X,反映Seattle的g数据的不确定性范围,而上限R<10-17 m,由高能碰撞实验所确定,现行数据的组合似乎与电子结构模型不协调,该模型假定电子有特殊的对称性,预言|g-2|与(R/λc)应有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平方关系,即|g-2|≈(R/λc2。这对于以上据之对电子半径作出外推的线性关系是有利的。于是,电子便有了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如果人们认为,鉴于g值测量误差大,测得的g值超出值11(6)×10-11没有意义,那么,这里给出的R≈10-20 cm仍然构成一个重要的新的上限。认为g与g实验紧密相符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其中假定R=0)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实验的观点正在改变。此外,Seatle对电子和正子测得的g值近乎一致成了CPT定理或带电粒子镜对称性的最严格的实验。

一个推测

1974年初,萨拉姆(Salam)与其他人提出复合电子及夸克的模型。根据这些建议和我对图2的观测,我把电子视为狄拉克粒子的第三重近似d3,简单地讲,就是把它视为由三个狄拉克四重近似的粒子所组成。这种处理与先前在正子和质子等亚原子粒子中碰到的情况极为相似,那时、曾分别将之认作d1和d2型。说得更详细些,在此实验工作假定中,电子乃由处于深平方阱中具有巨大质量m'=1010me的三个亚夸克d4组成。不过,它们的质量3 m'几乎完全因强的结合而抵消,最终使电子的相对质量为观测质量me,根据Vilenkin理论,宇宙之初,创造了一孤立束缚的宇宙子——反宇宙子对,或总相对性质量/能量近乎为零、寿命时间加长了的宇宙子原子态,V氏理论是关于宇宙珍品自发量阶跃中相对性能量为零的亚稳“空”能态的理论。这种情况中,系统亦自发地从一个态(亚稳态Ds/2能级的离子不加光子)阶跃到另一个具有同一能态的新态(S1/2基态的离子+光子)。这里引入的“宇宙子原子”仅仅是Lemaitre(1950)的“I' atome primitif”的近代变种,L氏的说法是,世界原子爆炸性的放射性裂变,创立了宇宙,在此世界之初,寿命短的宇宙子原子最初裂变为引力占优势的标准的大中继态,而最后演变为静止质量能量、动能和引力位能加在一块再次为零的态。电子是一个比宇宙子远为复杂的粒子,它由类d'c的3c-s宇宙子组成,但只有这种型式的两粒子形成宇宙子世界原子——宇宙溯源于它。

作为结束语,我愿引用Willian Blake的一行诗并加一句可相附比的话:

“——一粒砂中看世界——”

——一个电子看世界——。”

[Forty-Fourth Annual Symposium on Frequeucy Control,1990]

————————

· 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教授,198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