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圳市、广州市之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于6月14~16日在上海召开了《上海:迈向新世纪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研讨会》。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沈阳、西安、乌鲁木齐各大城市的著名学者和上海市的城市、经济专家10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的论文将汇集出版。这里把部分学者在会议上的发言,根据简报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史维)

赶超香港、重振上海的超常规思路

高汝熹 何劲松(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时代的发展赋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超常规色彩。上海要力争在现有的不合理结构基础上,在2010年初步建成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之一,成为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并率先建成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为达到此目标,常规思维显然不行。在详细考察了与上海有若干方面类似的香港在起飞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后,结合产业升级、产业合作、城市发展、金融深化等经济发展理论,以及上海的现状、内外条件、战略目标,本文提出——赶超香港、重振上海的超常规思路。

一、贸易导向,提高产业结构。通过大贸易大流通,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促使产业结构重组及高级化、外向型。

二、金融接轨,起动市场体系。通过金融的市场化、自由化、规范化、多元化及与国际的接轨,带动整个社会主义外向型市场体系的建立。

三、重整布局,优化中心环境。借浦东开发,东西联动,进行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便于上海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

四、形成高效一体化的上海大都市圈,以扩大上海中心城市的作用,并进而带动长江流域及全国的振兴。

在文章的最后,探讨了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不可缺少的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最终源泉——人才的因素。

迈向21世纪的上海:重塑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徐长乐 罗袓德(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我国最有希望率先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首选城市

1992年春,小平同志提出了“在内地再造几个香港”的战略口号,进一步激励着各大城市从各自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改造振兴,展开了一场全国性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上海市不论所处地位、历史沿革、工业经济、金融贸易还是科技文化、人才劳力诸方面,都颇具竞争力。特别是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位城市,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能带动周围一大片区域的发展,因而也是最具有希望率先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首选城市。

优势: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有利条件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最前缘,依三江(长江、钱塘江和黄浦江)而傍东海,是一个同时兼有海、陆“两栖”特点的滨海大城市与河口大城市。它地处我国万里海岸线的中部,又扼居万里长江的入海咽喉;既可凭借四通八达的海上航线与沿海各省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又可凭借便捷的水陆交通与深广的内陆腹地紧密相连、这一“通江达海”的区域优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边际效应,是我国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三沿”战略的顺利实施,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和长江兰角州地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腾飞,一个以“开放型、多功能、国际化、现代化”为目标、以“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己任的新上海必将屹立于东海之滨、长江口畔,上海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是为期不远的。

困惑: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上海市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发展障碍综合症”:一是城市人口严重超载,1991年底全市人口已达1287.20万,人口密度2030人/平方公里(中心区高达2.52万),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6.9倍和479市的8.1倍。“人潸为患”已成为上海的一大写照;二是市政建设积重难返、不堪负担,1991年市区人均道路面积仅2.4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1.1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厕1.4座,在全国46座大中城市中分别居倒数第二位和第三位;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6.7平方米,“住房难”的矛盾依然尖锐;三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状况全面紧张,港口严重超载,泊位利用率常年超负荷40%左右!市内交通全天候拥挤,市区平均车速仅10公里,南京路40余处路段常年堵塞,交通事故迭起。铁路、航空全年紧张,邮电通信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四是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灾害频生。

协调1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主旋律

增长不等于发展,富有不等于幸福,这是战后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深刻教训,也是近年来我国率先富起来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反思后的共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先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需要发展生产、开拓市场、活跃经济、加快建设,但建设与发展又往往是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的。对城市说来是建设,对自然环境则是破坏,这历来是发展建设中古老的两难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树立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价值体系,树立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定位而不是单一的效益定位,恰当地把握开发和发展的“度”。实践与历史都表明:经济的增长只有与社会的进步协调并进,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城市建设只有在既服从经济规律又服从生态规律下运作,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上海迈向新世纪的若干思考

朱荣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长)

一、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上海要建成现代国际大都市,就要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最近,吴邦国同志宣布:“上海力争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这是抓住了当前深化改革的要害,抓住了上海与国际市场接轨,建成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牛鼻子,一旦率先建成,就可以成为上海“后来居上”的基本保证。

(1)取各国之长,为我所用是“率先建立”的一大捷径。

(2)树立起一个共识:“要发财,到上海”。

二、浦东新区应有突破性的大动作

上海要建成现代国际大都市,浦东新区必须有突破性的大动作。

这个大动作,就是浦东应先于全市建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成为全市的试验田。

根据浦东新区的长远发展规划,浦东新区将建成世界第一流的新城区,这就要求浦东新区的功能定位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具体地说就是经过10年的开发,把浦东初步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使浦东新区建立起全国最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全国最大的商务中心,全国最高开放度的综合自由贸易区,全国最先进的出口加工基地,以及最现代化的城郊农业和最好质量的生活区,使浦东成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规划和决策必须建立在多样化的价值体系基础之上

(1)国际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鉴于未来的国际大城市上海是一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那么上海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保险、金融、咨询……应该占有重要份额 · 这就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使之轻型化,卸去沉重的包袱。

(2)进行上海环境(生态)功能研究,制订上海环境功能区划。上海在建设国际大城市的过程中,面临者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两大问题。一个科学的环境功能区划能够宏观控制和科学合理规划浦东新区、郊县[包括今后撤县建市(区)]的建设,避免不必要的建设性破坏(指在不该建设的地域,建起了高楼、厂房)和开发性破坏(指在一些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域盲目开发)。同样一个科学的环境功能区划,旧城区的改造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正确指导城区的疏解和合理地批租土地。

(3)发挥上海市邻近城市的群体效应。

(4)符合国际大城市的上海城市构想。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是一个多功能、社会化、国际化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国际大城市,万商云集和多国居民长期居住是重要的标志。因此,上海的城市构想必须做到安全、舒适、方便、高效,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原则,才能不断健全城市功能,把上海建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关于上海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周振鹤(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教授)

1、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

从中国历史上看和从世界各国看,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一致的现象相当普遍,但上海城市的发展一开始就是走经济中心的道路,这是成为现代化三个中心的有利基础。然而经济中心的作用必然要反映到政治上来,对这一点必须有思想准备。近现代以来,上海实际上起着重要的政治舞台的作用,尽管名义上一直不是重要政治中心。有人说,上海要走纽约道路,但纽约其实也是政治中心,世界级的政治中心。

2、经济区与行政区

总报告中的“圈域”战略,其第三圈就是原来上海经济区的模式,但上海经济区后来无疾而终,原因是开放的经济网络不敌封闭的行政区划。因此要使第三圈有可操作性,就必须有突破政区制限的具体措施。

3、标准大都市统计区的概念

世界上大都市的概念已在起变化。当代美国标准的城市既不是city,也不是metropolis,而是“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stical Area,简称SMSA)”。其城市统计标准是规定的人口5万以上的城市为中心。包括所在县和相邻并有一定联系的县所组成的范围。其中的特大城市又称为“联合标准都市地区(Standard Consolidated Stastical Arer简称SCSA)” 。这些特大城市,实际上是大城市的群体态,上海在新世纪应成为长江三角洲国际化城市群的中心,而不只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而已。如果这样,上海郊区的县就不必改成市,依然可以发挥其经济功能。目前全国县改市的浪潮是泡沫式的,不正常的现象,上海似乎不必赶这个浪头。

建立第一流的社会秩序

邓伟志(上海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海要成为第一流的大都市,离不开第一流的社会秩序。现在我们的社会秩序有点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有两种看法:一是归罪于改革,归罪于市场经济;二是简单地认为社会问题同市场经济有关系。我认为,对社会秩序应作分析。

第一,联系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看社会秩序。比方说,社会流动是好事。可是社会流动也会带来社会秩序紊乱。比方说,都市化与犯罪率的关系。现在我国的城市,与日俱增。可是,由于都市的密集性、匿名性,必然带来犯罪率提高,当然这是在假定其他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还有,物价上涨也必然带来犯罪率提高,各国都是如此,从我们物价上涨情况看,我们今天的犯罪率,相对讲,不算高。还有我们反对平均主义,完全正确。反对平均主义 · 必然出现贫富差距;而贫富差距拉大,则必然带来社会秩序紊乱,因此,如果把社会秩序放在经济秩序、政治秩序中考察,我们的社会秩序是好的,我们的百姓是可爱的百姓。

第二,要理顺社会秩序必须理顺阶层秩序。人以群分,人分阶层。阶层有先有后。阶层先后是客观存在。可是,我们的阶层政策如果不到位,也会带来社会秩序紊乱。“层”乱了,隶属“层”中的人与人之间必然乱。比方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应是开拓阶层。开拓阶层的社会地位应当是最高的。可是,实际上知识分子经济地位并不高。复杂劳动赚小钱,简单劳动赚大钱,必然带来社会秩序紊乱。

第三,要理顺社会秩序必须做到管理有序。现在推行的政企分开,是管理有序的第一步。政企不分,职能交叉,也带来结构交叉:结构交叉,也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比方说,《解放日报》刊出的《谁是合法经理》一文,说的是一个商场,工商系统按法人设立程序批准了一个经理。可是行政系统又任命一个经理。这样一来,职工乱了,头头也乱了阵脚。这完全是政企不分的延续,政企分开,企业不必跑“部”前进,不跑部,部就干净了。政风正,民风才能正。

第四,要理顺社会秩序必须运用有序的社会指标,现在我们的经济指标头头是道,可是社会指标含糊其词,闪烁其词。社会指标反映社会状况 · 有助于评价社会政策,监测社会目标,比较社会计划,预测社会发展。现在,我国已有两个社会指标体系,都值得上海在建立第一流大都市过程中采用、借鉴。一味地笼统讲“提高”、“加强”,没有量的分析,不利于社会发展。

国际大都市与上海人才资源开发

沈荣华(上海市人事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从总体上看,上海人才形势有优势,目前拥有近百万各类人才。但也存在着危机,上海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必须正视这些危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要在吸引人才上采取大动作,使上海成为国际国内人才集聚交流的中心,成为“教育人才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流向国外的人才达2.3万人,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1/4,流向广东江浙等地的有2万多人。解决这一危机,理论上要实现“三个突破”:1、人才流动性要非常强,从“人才合理流动”转向“人才自由流动”;2、人才的比较利益要非常高,人才自我价值容易实现;3、成才的成功率要非常大。实践上,上海准备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飞人”计划,吸引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口、实行优惠政策,吸纳国内人才到沪,户籍政策要放开,控制人口不控制人才。

二、必须在使用人才方面有大动作,充分发挥上海现有人才资源的优势。上海有1/3的专业人员没有什么任务,作用没发挥出来,浪费很大。对此,上海决定实施以下对策:1、加速国际大都市人才市场的建构,重点建立和完善经理人才、专业人才、一般劳动力等三个层次的市场,2、冲破“三个阻隔”(即地域阻隔,单位所有制阻隔、人员身份阻隔),让人才自由流动;3、大幅度提高人才的工资待遇,这是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关键。现在中央已决定在2000年以前,每年上海上缴的财政数目固定在115亿元,这样就为上海改善专业人才的待遇提供了前提。

三、必须在激励人才方面有大动作,高度集中的工资分配制度要向市场工资转轨。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脑体倒挂”现象必须消除。据统计,上海教育文化系统人均年工资连续7年是12个行业中的倒数第一。上海准备改革离度集中的工资决定机制,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市场凭借价值规律、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才收入,对现行工资结构作彻底调整,将各类补贴'货币化”。同时提高工资待遇,打算到1995年上海人才工资超过国内高收入地区同类人才的平均收入水乎,到2000年达到一般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类人才的平均收入水平,到201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同类人才的平均收入水平。

四、突破人才教育培训上的误区,使之与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上海居民总体素质列全国第二,但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差甚远。上海要抓住一批高级人才,使之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1、重点保住重点学科、专业、高技术方面的1000人,把他们的月工资提高到2000元,住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2、抓好拔尖人才,以人才市场为导向,调整高校专业设置,解决紧缺人才,特别是第三产业方面的人才。3、改革高校招生分配制度。4、实施“21世纪上海杰出人才培训工程计划”,集中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5、扩大非沪优秀毕业生留沪指标。

市场化是上海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

江春泽(国家体改委副司长、研究员)

上海在历史上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近40年又为全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奉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起步晚了一些,但后来者是一定会居上的。我对城市建设规划没有作过什么研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要迈向国际化,市场化是关键。要使市场成为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者,要建立起对内能高效协调、对外能灵活适应的现代市场体系。

所谓资源配置,主要是三大生产要素的配置,即资金、土地、人力的配置,其它资源是由这三大要素的配置所带动的。所以,首先要建设好规范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

资金市场居三大要素市场之首。资金是资源中的资源,是各种资源流动的媒体和粘合剂。资金市场是否发达有序,直接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活力和稳定。而资金筹措与运作的体制就是金融体制。金融行业被喻为是经济生活的“血液”,也是经济生活的“中枢”,还是各行各业的“维生素”,所以,上海在制定迈向国际化的战略中,要把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体系管理的法规以及如何学会现代化国际化金融手段调控的技能等放在重要的地位。

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必须使自己的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要使上海能聚集大批国际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使金融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还要做到上海的银行业与海外同业资金流动频繁,资金的流入量要大于流出量;对外的资产负债额及项目的外币部分要占相当比重并日益增长;融资方式与融资技术要不断创新;在资金大进大出和频繁流动过程中要有良好的秩序。总之,要实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有高度国际化的银行体系;②有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如面向国际的存款、放款、证券、投资、汇兑、保险、信托、黄金、财务咨询等等;③有一套基本上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的金融管理体系;④还要有基本上适应这套体系的货币币制度。上海在全国的环境中怎样实现这些条件,须好好研究。

上海要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则贸易之门要向全球大开,与外部世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要大吞大吐。这除了要改革现行的贸易体制与政策外,还需要有支柱产业、航运、信息等配合。市场的主体必须是多元化的,大、中、小规模及多种成分并举,公平竞争,同等优惠。

上海要研究好自己的产业政策,可以借鉴台湾、南韩、日本的经验。它们在外资方面也不是一下放开的,而是一点一点挤牙膏似地挤出来的,它自认为有竞争力的就放了。上海要重点抓高新科技产业、附加值高的产业,要创上海名牌,而有些产业则可内移其它省份。

迈向国际化,自身当然要现代化。基础设施要现代化。如多层次的交通运输,发达的通讯网,电话及传真机要普及。这是硬件。软件方面,除了政策就是人才。一方面要多办成人教育和在职培训以应急需;另一方面要重视和提高基础教育,办好中专和大学◆培养出大量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各行各业人才。

上海——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与条件

顾宗枨(四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向西太平洋沿岸的转移,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重点向东部沿岸的转移,上海再次成为全国和全世界关注的中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无论是从纵向时间坐标还是从横向区位坐标来看都是如此。从区位坐标上看,上海正处于“两带”、 “两圈”的交汇点与中心点。“两带”即是指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或最有潜力的地区。“两圈”即是指环太平洋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圈。上海不但处于它们的交汇点,而且两翼又将有拟议中的华南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机遇,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极为难得。加上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上海要求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也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

那么上海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该是什么呢?报告提出,到2010年要把上海建成“三个中心”,成为国际二级中心城市的远东国际大都市,这目标似乎低了点。上海应该在下世纪中叶成为东方(或东亚、太平洋西岸)的国际大都市。而且作为战略目标,只定到2010年是不够的。眼光应该更远大一点。

然而,上海本身是否具备成为国际大都市的条件呢?一般地说,要成为国际大都市必须满足国际上认同的一些基本条件,诸如,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运作本地经济,有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有良好的海陆交通手段和设施,经济发展健康,产业结构合理,交通便捷,商业繁荣,金融、保险、信息、生活服务行业发达,运转灵活,等等,目前上海是否具备了这些条件呢?可以说并不完全具备。总的来说,上海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三者的关系。贸易应该起着推动作用。发展金融市场很重要,但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仍是贸易。为此,上海要有与之相应的配套措施。2. 要尽快使商贸业、金融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上海的优势产业。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国际大都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的大小。3. 要在发展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方面率先行动。世界经济正在向跨国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组织者。然而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随着我国经济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和国家有所抬头。作为想要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既要能引进来,更要能打出去,因此在跨国化方面应率先行动。

上海迈向新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应以法律为杠杆

董世忠(复旦大学法律系教授)

以上几位学者多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从几个方面考虑:超前性、唯一性、统一性、执法性、公平性、法律意识和专业性。 ·

首先,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是市场化,而市场化需要法律化。成熟的市场是按照法律来运行的,市场竞争首先要有一套公平的竞争机制,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要在公平的规则下进行竞争。美国、西欧经济发质的基本保证是制定了完善的反托拉斯法。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只有初步的竞争规则,甚至有些企业以挖掘其他企业人才来作为自己的竞争手段,而在西方这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市场化和市场竞争要求“先制定游戏规则,再按规则做游戏”。

其次,政策要具体化为法律,要把目前市场调控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用状况,归结为以法律手段为唯一的调控手段,而其他两种手段则以法律的手段表现出来。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切政策措施必须预先落实好一套法律,不能零打碎敲,成熟一个公布一个

再次,要统一立法,改变国内法和涉外法并行体制,纠正过去重涉外之法,轻国内之法;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做法。要加强执法功能,这是和执法人员的素质相关的,要落实法律的执行问题,必须提高执法者素质,克服执法机关的地区保护主义。

此外,要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过去我们的宣传都是义务本位,即只宣传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很少宣传市民的权利,只要看看上海马路上各种车辆的行驶状况就可以看到上海市民的法律意识,我们的宣传都是说“为了家庭幸福,请遵守交通法规”,而不是从是否合法的角度来宣传。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立法要由专业人员起草,改变目前法律条文用政治词汇,外行人员冒充内行起草法律,执法人员起草解释法律等状况,从而创造一个吸引外商投资的不可缺少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