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但对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发现,新创造很感兴趣。因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突破,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不会做生意,但对经济问题也感兴趣。因为,经济发展了,给百姓带来实惠。

在与许多科学家接触或采访过程中,他们都十分强调,科学研究决不能带商业行为,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科学上有所发现,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不要吹上天,更不要说它马上就可以赚多少钱。去年,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及其同事坎布尔用一只成年羊的体细胞克隆出一只“多利”羊,轰动一时,但英国报刊杂志并没有把此事说得天花乱坠,可以赚钱。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对某些科研成果的报道就不是这样,而是不恰当地乱吹,吹得连同行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有什么好处呢?

基础理论研究不同于技术开发。基础理论研究是解决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探索、最基本的机理揭示、最基本的规律研究。即便有所突破,还不能指望应用工农业生产,能创造多少财富。技术开发是将一项新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它可以创造财富。因此,在报道上应该持不同态度。即便如此,对技术项目的开发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宁可说得不足,而不要说过头话。

美国计划用15年时间、耗资30亿美元把人体的所有基因解读出来。此计划已经执行了9年,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美国始终没有说此计划给他们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更没有说他们的人体基因组计划取得划时代的成就。因为,即便把人体基因组全部解读成功,离开利用基因去生产药物还差得很远,还有一段艰巨的路要走。前不久,报道说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获重大突破,发明了新的基因克隆测序技术,说一天可以找到15条人类全长基因,1999年底就可以基本完成10万条人类基因的克隆测序,如果果然如此,当然是不错的。问题是这种单方面的宣传是否可信?同行们是否对这条技术路线进行过检验和认定?从我的心情来说,宁可信其有,而不肯信其无。但从科学的严肃性来说,又不得不思虑再三。我以为,新闻媒介报道这些“成果”时,最好还是谨慎为好。新闻一广播,全世界都知道,万一这条技术路线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岂不被动。倘若到了明年底,经过多次重复,证明人类基因组克隆测序技术完美无缺,再向世人宣布也不算迟。

我们中国人,吃这方面的苦头不少,“大跃进时代”创造了那么多纪录,有几个是真实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简直就是说大话、空话、假话的年代,到头来,于国、于民、于已何益。所以,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严格、严密、严肃的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老老实实。我不反对商业行为。但如果把商业行为硬搬到基础科学研究中去,用广告语去宣传研究成果,这是不妥的,也无此必要。

少说大话,多做实事。我衷心期待在我国报刊杂志上看到实事求是的科技成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