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这四大文明,无不是在大河之滨发展起来的。而孕育了这些文明的大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黄河)如今都流经干燥 - 半干燥地区。古代文明为什么会在干燥 - 半干燥地区的大河之滨,在5000年前以后得到发展呢?

铃木秀夫提出了如下的假说:从古代文明发达的印度西北部到地中海东岸、尼罗河流域,冰期到后冰期的环境变迁,特别是气候的干 - 湿变化最大、最剧烈;在气候最适期结束的5000年前,这些地区发生了从湿润到干燥的转变;因此,人们集中到大河之滨,这就成了诞生古代文明的开端。关于埃及文明,K. 勃泽尔(K. Butzer)也指出:5000年前气候趋向干燥,乃是使文明得到发展的动因。

近年来,笔者获得了新的分析结果,证实了以上假说。而且还发现日本绳文文化的兴衰,与这些古代文明的兴衰如出一辙,也是地球史上气候巨变的一幕,

北纬35. ——气候转变的分界

1. 北纬35°以北:由干燥转向湿润

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有一个被视为古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欧洲人理想家园的阿卡迪亚地区。对该地区海拔630米的霍图萨(Hotusa)湿地(北纬37°45',东经22°20')4米沉积物进行花粉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约6500~5000年前的花粉带Ⅰ时期,豆科、葡萄属、藜科、麻黄属大量生长,反映了干燥的土壤条件。炭屑出现率高更说明经常发生山火。但是进入花粉带Ⅱ(约5000~ 2200年前)时期后,豆科、藜科、麻黄属减少,而香蒲属、黑三棱属、莎草科等湿地性植物的花粉增多,显然可以看出:从大约5000年前起,干燥的土壤变成了湿地;落叶栎类、松属、枞属等的丛生,则表明气候湿润导致了森林的繁茂;炭屑减少说明因气候湿润而使山火罕见了。现在希腊的山火多发生于7月平均气温达25℃以上的地方,这是因为在冬雨地区的地中海型气候下,夏季气温的高低决定干燥化的程度:夏季气温越高,干燥越厉害,山火也越频繁。因此,炭屑减少同时也反映了夏季气温的降低。可见,以大约5000年前为界,霍图萨湿地的气候由于暖转为冷湿。希腊西北部的科洛奈(Korone)湿地情况也相类似。

对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贝杰希尔(Beysehir)湖进行花粉分析的结果,证明适于干燥土壤的黎巴嫩杉、松属,在大约8000~5000年前气候最适期的高温时期曾经郁郁葱葱;但在5000~4000年前以后开始减少,而生长在湿土上的落叶栎类与梣属等一起滋生。从该高原西南部的奇弗利尔(Civril)湿地、皮纳巴西(Pinarbasi)湖、东部的凡(Van)湖的分析结果,也可明显看出这种与气候转向冷湿对应的现象。

2. 北纬35°以南:由湿润转向干燥

伊朗札格罗斯山脉偏南、海拔800米的米拉巴德(Mirabad)湖,从5000~4000年前起,湖水开始干涸,气候趋于干燥,说明这一带气候变化的趋势有可能与希腊、安纳托利亚高原正好相反,即由湿润转向干燥。更能清楚显示这一点的是尼罗河流域湖泊水位的变化。

在6500~5000年前,青尼罗河上游的吉瓦伊湖、夏拉湖,白尼罗河上游的卢多尔夫(今名图尔卡纳)湖水位上升,处于尼罗河下游并与尼罗河连通的莫埃利斯湖也出现同样情况,说明尼罗河因上游流域夏雨增多而水位上升。可是,吉瓦伊湖、夏拉湖从5000年前起,卢多尔夫湖从4800年前起,莫埃利斯湖从5100年前起,水位均重新下降,反映了气候最适期的湿润时期结束,开始转向干燥。

这种以北纬35°为界,南北气候干 - 湿变化相反的现象,可以用大气大循环的模型来解释。在气候最适期的高温时期,热带辐合气流带(ITCZ)推进到比现在远得多的北方,西南季风对夏雨的影响也达到较现在偏北的地带。现在7月份热带辐合气流带位于北纬15°左右,而在6500~5000年前,则在北纬33°左右,西南季风形成的夏雨地区扩大到北方,出现了绿色的撒哈拉。而在北纬35°以北的地中海沿岸北部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气候转暖和热带辐合气流带北移,带来冬雨的极锋南下受阻。因此,冬季降雨量减少,冬雨地区的地中海沿岸明显趋于干燥。

在大约5000年前,气候最适期的高温时期结束,气候转冷,热带辐合气流带南下,带来夏雨的西南季风缩小了影响范围,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转向干燥。而在希腊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带来冬雨的极锋南下,冬季雨量增多,气候转向湿润。

气候干 - 湿转变对古代文明的影响

以北纬35°左右为界,南北气候干 - 湿逆转的现象,给了古代文明以重大的影响。

在北纬35°以南的尼罗河流域,随着气候转向干燥,人们为寻水源而聚居到尼罗河谷,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在美索不达米亚,由于气候干燥,人们挖运河,修水渠,不得不对灌溉严加控制,从而出现了早期的中央集权王朝。

另一方面,在北纬35°以北,随着气候趋于冷湿,特别是冬季积雪量增多,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贝杰斯尔坦文化和希腊的狄米尼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金石并用时期的文化走向衰微。希腊文明的中心在5000年前以后由希腊本土转移到基克拉迪群岛、克里特岛等南爱琴海上的岛屿。其原因固然要考虑到橄榄栽培等农耕技术的革新和农耕方式的改变(爱琴海上的群岛和希腊南部适宜于种植橄榄),但其背景仍在于因气候趋于冷湿而导致的民族南徙。

关键在于喜马拉雅的气候

支配非洲气候干 - 湿转变的是随着热带辐合气流带北上或南下而造成的西南季风影响范围的扩大或缩小,而西南季风的活动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西藏高原(以下统称“喜马拉雅”)的气候。

平均高达4000~5000米、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其群山如无积雪覆盖,黑色的岩肌就会吸收日照,而起烘暖大气的热源作用。温暖的大气会在喜马拉雅高空上升,夏季刮西南季风时,就会形成以喜马拉雅为热源的大气南北环流。喜马拉雅越暖和,南北环流就越活跃,西南季风也就开始得越早。相反,喜马拉雅多雪,到初夏仍不融化,则积雪反射日照,喜马拉雅不可能温暖。这样,以喜马拉雅为热源的上升气流就很微弱,西藏的高气压也越难强大,西南季风的到来势必推迟。可见,即使断言决定古代文明发达地区气候变化的是喜马拉雅的气候,这也绝非夸大其辞,

调查表明:尼泊尔西部的拉拉(Kara)湖(海拔3000米,北纬29°32',东经82°7')在8500~8000年前气候温暖,因而小橡树属、枫属、橄榄属等占优势。这种状况延续了很久,但到了4700年前,赤杨属绝迹,羊齿类孢子剧减,反映了气候转冷,土壤也略显干燥,而这与西南季风的影响后退大体同时,这是饶有趣味的。尽管目前尚未搞清非洲、地中海沿岸气候变化与喜马拉雅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将它们联系起来的大概仍然是西南季风的活动。当非洲干燥时,喜马拉雅山中的拉拉湖一带也转向干燥,二者的变化趋势类似,其原因可能在于夏天雨季的降雨量随着西南季风影响的减弱而减少。但是、后者的干燥化程度不如非洲,因为拉拉湖一带以2月为中心有着积雪,部分带有地中海型气候的特征。

由于夏雨减少,人们便聚居于印度河沿岸,从印度河文明发达的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到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前哈拉帕期(2500~2200年B. C. )和哈拉帕期(2200~1700年B. C. )的遗址,与在其前或其后的后哈拉帕期(1700~1000年B. C. )相比,更多地集中分布于源出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诸河流沿岸。这是因为前哈拉帕期和哈拉帕期的印度河平原,由于西南季风减弱,比其前后的时代干燥之故。但是,拉贾斯坦盐湖花粉分析的结果表明:5000~3800年前该湖水位很高,这与气候的干燥化相矛盾,因此,关于促使印度河文明发展的气候背景,历来有相对立的气候趋干说与趋湿说。

A. 斯韦恩(A. Swain)等人根据与冬季降雨量分布密切相关的松属等花粉在5000年前以后增多的事实,认为湖泊水位上升是由于冬雨因极锋南下而增多,特别是喜马拉雅山中积雪量增加,从而早春的雪化水增加,提高了源出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河流水量,对于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等冬作物为基础的印度河文明来说,冬雨增多和早春雪化水增加,是提高作物产量得天独厚的条件,印度河文明就是这样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5000年前日本也有过气候转折

日本福井县鸟滨贝塚1980年R区的层序表明:5000年前日本列岛也发生过气候和人类文明史的转折。鸟滨贝塚挖掘出的三层富有特征的砂砾层,都是在气候转折期,尤其是气候转湿时期沉积的。6000年前导致斜坡崩塌的环境变化,是迫使人们放弃该贝塚的重要原因,这种变化就是以杉属增多为标志的气候转向冷湿。

在濑户内海、西日本,以及后来在东海地方、北陆地方、关东南部、北海道等地的调查,还发现在5000~4000年前的绳文时代中期,海平面比其前后时期都低,这可以看成气候趋冷的结果。近年来,还有人指出对马暖流流入日本海时呈脉动性变化,尽管在时期上与非洲湖泊水位的变动有些差距,但变化的趋势相似。

5000年前气候转向冷湿,使西日本照叶树林带的绳文时代前期文化蒙受重大损失。以中国山地帝释峡附近为例,绳文时代中期的遗址数减少,出土的人骨也少得多,这表明:当时这一带已不适宜于生存。

另一方面,在东日本的栎树林带,中部山岳的八岳山麓等特定地区,却可以明显看出遗址集中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气候转向冷湿,面向日本海一侧的栎树、栗树林荒芜,人们便聚居到适于这些树林生长的中部山岳面向太平洋的一侧和关东平原。由于居民集中以及橡实去涩等新技术的开发,绳文时代中期的八岳山麓,呈现出文化高度发达的景象。可以认为这与人们聚居到尼罗河、印度河沿岸从而导致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发展的情况相似,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以5000年前干 - 湿转折为契机的地球史上的气候巨变。

[科学(日),1988年第8期]

①以绳文(纹)式陶器为标志的日本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绳文时代自公元前七、八千年起延续数千年之久,因出土陶器上有绳纹而得名,遗址多见于贝冢、洞窍、低湿地——译卷

②“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之略——译者

③ 以希腊特萨利亚地方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为标志。这些陶器的特点是:在红底色上以白、褐、黑色绘有直线或涡旋形花纹——译者

④ 巴基斯坦和印度旁遮普邦的哈拉帕村附近有印度河文明遗址,称“哈拉帕遗址”。出土文物有铜器、青铜器、陶器等——译者

⑤ 日本冈山、广岛、山口、岛根、鸟取五县称“中国地方”,非指我国而言——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