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也即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以一本《寂静的春天》开启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先河。在这一著作开篇“明天的寓言”中,卡逊预见了肃杀、寂寥、没有花香、没有鸟鸣,毫无生机又被死亡阴影笼罩的未来,并指出“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随后,卡逊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声讨以杀虫剂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污染的征程。
 
  《寂静的春天》的写作是建立在对当时美国大范围使用的杀虫剂和其他化学合成农药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的,同时,也饱含着卡逊对大自然、对人类未来的悲悯情怀。所以,当利益集团和恶意批评者的诽谤、攻击接踵而至时,卡逊是平静的,因为“书中的事实本身会为自己说话”,当时的卡逊还平静地接受了癌细胞扩散的事实。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认同了卡逊的主要观点,环保问题从此走进政治议程。之后的十多年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条例、环保法相继出台,DDT、艾氏剂、狄氏剂等农药被禁用或限制使用。
 
  卡逊并非生来就是一名斗士,相反,她纤弱、宁静,典雅又极具浪漫气质。在她早期出版的和《寂静的春天》一样著名的《环绕我们的海洋》中,我们无时不能体会到她用诗一般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述着海之四季、暗夜和黎明、温柔和狂野以及海洋生物的奇异和斑斓;书写着对大海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崇尚。海洋的脉动和永恒乐章也就此伴着这优美的文字汩汩流入读者的心田。
 
  风景如之,夫复何求?也许正是对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使卡逊敏锐地感觉到危机的来临,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成长为一名战士。人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吗?卡逊并不是流行的“技术悲观论者”,在找到了“控制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症结之后,卡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也是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自己的地球,那就是“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卡逊说道,“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归根结底,要靠我们自己做出选择。”
 
  《寂静的春天》还在全球范围催生了一系列的环保理论和环保实践,1968年罗马俱乐部成立,其《增长的极限》要求人们检讨自身的目标和价值,避免在毫无意义的生存状态下苟且偷生;1983年联合国建立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表了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如今我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现代发展理念无不受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50年过去了,我们环顾四周,遍及全球的生态和环境难题仍然严峻。当我们纪念蕾切尔·卡逊,重温经典时,更期待“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所有政治家、学者和普罗大众的共识和行动。
 

本刊编辑部